花生熟,硕果香。
2024年茂南区全年计划种植油料播种面积6.1万亩,上半年已完成油料播种面积3.1万亩,比上年增加35亩,目前花生已全部收获完毕,年产花生预计1.53万吨。
小小花生粒,产业大文章。在茂南,种植花生不仅是一项传统产业,更是赋能“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联农带农新模式,优质花生迎丰收
连日来,在茂南区金塘镇牙象村花生种植示范基地,一台台现代化的花生收获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株株饱满的花生从泥土中破土而出,带着泥土的花生经分拣机去掉外壳的泥土及杂物,工人装袋、转运,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机械收花生,田间一派繁忙。
机械收花生,田间一派繁忙。
基地花生由茂名市钧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订单种植,该公司是茂南区花生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创新实行“保底收益+股金分红”联农带农模式,为种植户提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推广种植的高产、高油酸花生“粤油”系列(珍珠豆型品种)花生品种。
今年该基地计划种植860亩,受暴雨影响,春季种植了430亩。基地负责人黄慧艳介绍,尽管年初遭遇了不利天气影响,但公司推广种植高产优质品种,采用耕种肥同播一体机新型机械,实现花生播种、深施肥同步、数字化管理、全机械化收获。
基地的花生以顽强的生命力交出了丰收的答卷,收获的花生颗粒饱满、味道清甜,公司统一回收,收益按照比例分成。
“‘粤油’系列花生为高油酸花生,产量高、抗病力强,比普通花生油酸含量高,一斤干花生差不多能榨四两油,很受当地农户欢迎。”黄慧艳说。
该公司通过流转土地、与村集体签订联农带农协议,每年将财政资金进行折股量化,将股金10%返还村集体,实现村集体增收。
“在这做工,一天有100元到150元,离得近,可以照顾家庭。”正打包花生的一阿姨说。
同时,该公司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优势积极收购、销售当地农户种植的花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解决农户种植无管理、无技术、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形成了产业带动效应,共同推动花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小花生带动大产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茂南区气候宜人,种植花生自然条件好,种植历史悠久,全区10个涉农镇街均有种植。种植面积较大的镇有羊角、金塘、鳌头等镇,其中羊角花生种植面积高达1.5万亩,年产量约6000吨。2022年6月,茂南区入选省级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花生产业已成为茂南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茂南花生成为茂名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分拣花生,剔除外壳的泥土及杂物。
机械分拣花生,剔除外壳的泥土及杂物。
近年来,茂南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因地制宜发展花生产业,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栽培、统一技术、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的标准生产,标准化种植面积达90%,其中羊角花生以优质珍珠豆型特色著称,含油量高达55%以上。
区内花生加工企业现有78家,其中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年产花生油3000多吨,均引进仓储物流企业,自建仓储物流体系。
茂南还将花生加工为猫屎糖、花生糖、鸡颈糖、咸干花生、五香花生、花生蛋白系列产品以及月饼馅料等,其中猫屎糖年加工500余吨,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年产值约800万元。
花生优势特色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茂南调动当地农户发展特色种植的积极性,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助力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撰文】颜志雄 通讯员 邹玉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