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新会陈皮是中国侨都江门的一张独特“文化名片”,不仅是“广东三宝”之首,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据统计,2023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30亿元,2024年新会陈皮预计产量达18万吨。今年新会柑收获季,大量旅客特别是港澳旅客穿江跨海来到江门,感受新会陈皮文化。
江门新会一家历经百年传承的“中华老字号”新宝堂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承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双通道”东风,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之中,持续探索“陈皮+文旅”契合时代需求的新兴融合形式,开辟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非遗文旅新产品,打造中医药文化IP,开启企业抢抓“大桥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
开拓“新方向”,升级文旅多元发展模式
近年来,江门市新会区全力以赴推进新会陈皮产业蓬勃发展,撬动了百亿陈皮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陈皮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其中“陈皮+文旅”业态模式成效显著。新会陈皮文化与产业博览中心、陈皮古道等文旅融合体拔地而起,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新会柑农节、陈皮美食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也接连举办。
在黄茅海跨海通道带来的机遇下,新宝堂正以农文旅融合为切入点,全方位、深层次地挖掘新会陈皮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为非遗传承与现代经济的融合共生,解锁全新密码,走出一条升级版的“陈皮+文旅”多元发展路子。
大湾区旅客来江感受新会陈皮文化。
大湾区旅客来江感受新会陈皮文化。
在新宝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展厅,去探寻新会陈皮的历史文化和药食同源的重要价值;在陈皮酵素生物发酵车间、中药膏方生产车间以及中药制药生产车间,零距离见证新会柑全果“变废为宝”的神奇制作过程;在陈皮酵素科普课堂,品味新会陈皮更多延伸药用价值……这条新宝堂非遗打卡路线受到众多大湾区旅客的欢迎。
新会陈皮产品还可以玩出新花样,陈皮水、陈皮咖啡、陈皮酸奶、陈皮气泡水等各类与现代产业创新融合的“潮玩意儿”让陈皮以全新视角出现,受到更多的欢迎。除此之外,新宝堂还开展陈皮+健康产品品鉴会与非遗研学等丰富多彩的新会陈皮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新会陈皮文化的魅力。
旅客参观陈皮酵素生物发酵车间。
旅客参观陈皮酵素生物发酵车间。
从原料种植到文化科普,从制作工艺到创新产品,以“一块皮”为聚焦点,成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企业媒介,还为普通消费者开启了一扇通往“中国陈皮之乡”文化探索的大门。
“我们打造新会陈皮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设置体验游览打卡路线的目的是希望能更好地推广新会陈皮文化,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为每一位来到江门的旅客营造一个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专业环境。”新宝堂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柏忠说。
中华老字号企业新宝堂。
中华老字号企业新宝堂。
新宝堂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今已有116年历史,是具有深厚品牌文化底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历经四代传承,新宝堂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省级传承人单位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据统计,2024年新宝堂已接待大湾区旅客约10万人次,其中港澳旅客约5万人次,已然成为大湾区内传播新会陈皮文化的亮眼名片。
“交通互联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更多港澳同胞感受新会陈皮文化。”陈柏忠说。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另一个身份,是港珠澳大桥西延线,港澳居民驾车通过港珠澳大桥“北上”珠海之后,可以沿黄茅海跨海通道到江门。新宝堂抓住这一契机,早早将目光投向港澳地区。
今年11月,造就了香港影视产业辉煌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迎来了第57个周年庆典,新宝堂在这场“万千星辉贺台庆2024”的晚会中亮相,借助TVB的传播平台,进一步提升其在港澳地区的品牌知名度,吸引了众多港澳同胞对新会陈皮以及江门非遗的关注。
新会陈皮升级文旅多元发展模式。
新会陈皮升级文旅多元发展模式。
新宝堂正探索全新“文化体验+科研基地+生产线+互联网+康养+旅游”模式,拓展新会陈皮产业链,实现交通网+互联网双向联动,让“一块皮”带火一座城。
走出“新赛道”,打响中医药文化IP
今年以来,江门鹤山、蓬江、台山多地开展了多场中医药文化夜市,新会陈皮以其药用价值占据“C位”,吸引众多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更实力“圈粉”年轻一代。
当下,年轻人“国潮养生”是文旅发展的全新风口,新会陈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传统道地药材,素有“百年陈皮胜黄金”“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等美誉,其药食茶同源、食养俱佳的独特价值备受珠江口东西两岸消费者青睐。打响中医药文化IP是新宝堂“陈皮+文旅”模式的另一创新路径。
新宝堂打造中医药IP。
新宝堂打造中医药IP。
黄茅海跨海通道连接珠海与江门,新宝堂与珠海的文化文旅创新融合早在今年深中通道通车后已悄然发生。
今年8月,珠海“中医药一条街”(东街)启用仪式举行,其以“医、药、康、健、文创体验”为主线,打造汇集非遗中医特色疗法体验消费、道地药材交易、中医药制剂、养生新茶饮、茶包、汤包研发生产及体验消费的全产业链“四巷六馆”中医药养生消费基地。
大湾区旅客体验陈皮产品。
大湾区旅客体验陈皮产品。
其中岭南十八味馆以“十大广药+岭南新八味”为核心,打造融合岭南中医药文化科普、药食同源、传承技艺的综合性文化、消费体验空间IP。新宝堂携新中式养生产品及江门非遗新会陈皮文化入驻岭南十八味馆,受到大量年轻人和旅客的青睐,进一步推进大湾区中医药文化文旅新发展。
陈柏忠表示,以独特的新会陈皮文化和中医药服务魅力吸引港澳及国内游客,打造具有江门特色的中医药文化IP,推动文旅业务持续增长,是企业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加强与各城市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学习别人的文旅发展经验,是我们作为江门企业,让新会陈皮文化及中医文化走进大湾区的重要一环。”
新宝堂中医馆。
新宝堂中医馆。
新宝堂中医馆正是在这样的愿景下诞生。新宝堂中医馆集中医诊疗、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中医健康讲堂等服务于一体,特聘省内名老中医专家和中青年中医骨干长期坐诊,提供个性化诊疗服务。游客可以在此体验中医理疗、拔罐、刮痧等特色项目,享受一对一的诊疗服务,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推广江门新会陈皮经典名方,将药食同源与生物科技相结合,希望通过中医馆渠道,让大众受益。未来我们还将推动‘陈皮+健康+文旅’的创新大健康产业链,推动新会陈皮向大健康产业和文旅经济方向发展。”陈柏忠说。
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将与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协同联动,为大湾区内产业融合、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协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江门非遗“桥”见机遇,在“大桥经济”的背景下迎来焕新发展的“高光时刻”。新宝堂聚焦自身独特的新会陈皮文化,发展“陈皮+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拓展更多元的文旅产品与服务,将吸引更多大湾区城市游客“桥”见江门,爱上江门,释放江门文旅魅力动能,让新会陈皮的探索之路,越走越宽。
撰文:吕泳怡
图片: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