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儿科 张晓明副主任医师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儿科 庄桐粧医师
小儿急性喉炎,就像宝宝喉咙的一次“小冒险”,它是喉部黏膜的一场急性炎症派对。别看这炎症不大,它可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客,尤其在冬春季,爱找5岁以下的孩子玩耍。由于宝宝们的喉腔小、黏膜松弛,一旦发炎,就容易肿起来,堵住声门,造成呼吸困难。因此,早期识别、及时处理尤为重要!
一
早期识别喉炎信号
1.声音嘶哑:宝宝的嗓音突然变得沙哑,像个小鸭子一样“嘎嘎”叫。
2.犬吠样咳嗽:咳嗽声很特别,有点像小狗叫,这是喉炎特有的声音!
3.呼吸困难:吸气时,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或者宝宝出现憋气的现象。
4.烦躁不安:因为不舒服,宝宝会变得比平时更闹腾,不易安抚。
二
紧急处理小贴士
一旦发现宝宝有喉炎的苗头,别急,跟着这几步走:
1.及时就医:赶紧带宝宝去医院,医生会开适合宝宝的药物,比如抗病毒或抗细菌的药物,必要时还会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来缓解喉部水肿。
2.调整饮食: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减少对喉咙的刺激。同时,多喝水有助于缓解喉咙痛和保持身体水分。
3.声带休息:避免宝宝大声哭闹或喊叫,让声带好好休息。
4.密切观察:注意宝宝的呼吸情况,一旦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及时就医,别耽误!
三
预防喉炎小贴士
那既然喉炎这么让人头疼,那我们怎么预防它呢?别急,这里有妙招:
1.增强免疫力:确保宝宝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是构建强大免疫力的基石。
2.避免接触病原体:在流感季节或疫情高发期,尽量减少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降低感染风险。
3.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宝宝勤洗手的好习惯,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适度锻炼:鼓励宝宝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6.合理增减衣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7.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8.避免过度用嗓:教育宝宝避免过多大声喊叫,保护喉咙。
小儿急性喉炎虽然听起来让人紧张,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就能守护好宝宝娇嫩的喉咙,让宝宝远离喉炎的困扰,健康成长!
儿科专家团队
许华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儿科学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科主任;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副理事长,世中联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岭南黎氏儿科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主持国家“十一五”科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各级课题10余项;主编、参编教材、论著2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首届广东省医学科技奖科普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申请专利三项。
擅长: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于诊治小儿血证及肺脾病证,辨证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科疑难复杂病,对小儿腹泻、过敏性紫癜、胆汁淤积症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倡“良医不废外治”,擅长运用中医外治疗法防治小儿常见病。
陈晓刚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情志病学组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从事中医儿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多年,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学研究项目,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参与编写专业教材及学术论著10余部。
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喘、腹泻病等小儿多发及疑难疾病的诊治。
张晓明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儿科主任导师,从事儿科工作35年,曾在广州及北京市儿童医院进修。
擅长:熟悉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疗,尤其对新生儿重症救治和监护管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小林
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兼儿科副主任,广州市第四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广州市三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白云名医,先后师从岭南儿科名家许尤佳教授和脾胃大家刘凤斌教授,专于儿科,兼修脾胃科、内科杂病及体质调理、未病先防。
擅长:采用纯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如体虚易感、久咳、汗症、便秘、失眠等调理,以及胃肠疾病、鼻炎、腺样体肥大及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厌食、腹痛、疳积、体弱儿调理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何慧敏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儿科副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专科会员,从事儿科工作10余年。
擅长:熟悉儿科、新生儿常见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儿童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体质调理。
吴慧静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从事儿科、新生儿科临床工作20多年较熟练掌握儿科、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擅长:婴幼儿喘息、慢性咳嗽等儿童慢性气道疾病、营养相关疾病的诊治,对儿科、新生儿急救、重症监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邱美霞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专业工作10余年,曾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熟悉儿科、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治,尤其擅长儿童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唐淑娴
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于广东省中医院规培。曾在广州市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学习。
擅长:普儿及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如肺炎、哮喘、肠炎等,对儿童急重症抢救有一定经验。擅长中医药调理儿童常见病。
邱子殷
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擅长:儿科及新生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及体质调理。
曾鹏琳
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从事儿科和新生儿科工作。
擅长:熟练运用中西医诊疗流行性感冒、肺炎、喘息、胃肠炎等急性慢性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以及儿科及新生儿危重急症的抢救。
邝燕
医师,医学硕士
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
擅长:中医药治疗小儿常见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
於菁雯
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硕士。
擅长:普儿、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儿童抽动症多动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吴邹平
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
擅长:儿童、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尤擅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咳嗽、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脾胃系统疾病(呕吐、腹泻、厌食、积滞等)、小儿生长发育类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郑杰
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硕士。
擅长:儿童肺系疾病及脾胃系病的诊疗,擅长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方法治疗儿科常见疾病。
庄桐粧
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硕士。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抽动症、多动症的中西医诊疗。
张燕华
主管护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儿科护士长,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从事儿科护理工作14年。曾到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NICU进修,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于儿科常见病的护理和急危重患儿护理。
儿科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儿科是省、市中医重点专科、广州市中医护理重点专科。科室是一支拥有丰富儿科疾病诊治经验的医护团队,在各种常见病诊治和急重症救治方面颇有成就,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良技术、优质服务赢得患儿及家属信赖,在院内外具有良好口碑和影响力。
许华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目前科室有医护人员28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4名,护理人员15名。
儿科开展业务有儿科门诊、急诊和住院部,收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急重症救治和转运。儿科病区床位设定40张,分新生儿区、普通儿科区。儿科设备精良,配备国际先进的瑞士NCPAP辅助呼吸仪、T组合复苏器、意大利空气压缩雾化泵、心电监护仪、氧浓度检测仪、静脉微量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全套心肺复苏气囊及新生儿远红外抢救台、早产儿培养箱、新生儿蓝光照射仪、经皮黄疸测试仪、光催化空气净化消毒器等先进设备。年门诊量90000多人次,收治疗2000余人次。
儿科积极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优势,倡导健脾益肺、消食导滞、扶正固本增强体质,采用内外结合的综合疗法,开展中药外洗、敷药、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小儿推拿、热奄包、拔罐、中药定向透药疗法等1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深受患者的信赖和认可。
咨询电话:020-31214417
咨询时间:上午08:00-12:00
下午14:00-17:00
审核 | 医务科
编辑 | 庄梦
复核 | 何玉妹
责编 | 潘玉菲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