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古荔枝树保护条例》施行在即,这场宣讲会解读划重点→

作者 李阳诗 2024-12-18 19:08

12月18日上午,茂名市林业局组织召开《茂名市古荔枝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宣讲会,邀请茂名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对条例进行详细解读。40余名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县级市、经济功能区农业农村、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城管执法和林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会。

今年9月,《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成为全国首部古荔枝树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七章四十四条,对古荔枝树的普查、认定、养护责任、保护管理措施、古树资源利用以及古荔枝树群保护等作了具体规定。

茂名有着 2200 多年的荔枝种植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荔枝种植核心区之一。据省林业部门公布的数据,全市一级古荔枝树69 株,二级古荔枝树 105 株,三级古荔枝树 4137 株。被誉为“有生命的绿色活化石”,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面对古荔枝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重视程度不足、普查登记不全面、养护责任不明确等,《条例》通过地方立法,规范了古荔枝树的保护管理工作,完善了相关机制,明确了责任分配,以实现对古荔枝树的全面保护。

茂名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介绍,《条例》主要有以下特点:规范古荔枝树的普查、鉴定和认定程序,夯实了古荔枝树保护工作的基础;是压实各方管理责任,落实日常养护,形成古荔枝树保护工作合力;兼顾保护和生产,在明确禁止行为,完善分级保护制度、生境保护措施以及特殊情形和紧急情形的保护措施的同时,规定对仍能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古荔枝树,可以在不破坏古荔枝树生长环境和正常生长的前提下,依照传统习惯和技术规范进行施肥、防治病虫害、修枝和采果等活动;活化古树资源利用,鼓励创立名牌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古荔枝树保护和利用,提升荔枝产业价值以促进保护;加强古荔枝树群保护,明确古荔枝树群定义、保护养护原则、养护责任,并将其纳入农业文化遗产加强保护,荔枝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并与历史、文化、景观和生态属性相协调,不得对古荔枝树群生境造成破坏。

会上,茂名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了茂名荔枝种植产业、荔枝历史文化传承、古荔枝树及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情况和贯彻落实《条例》的意见;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介绍了茂名市荔枝特色文旅发展现状和贯彻落实《条例》的意见;茂名城管执法局介绍了城区范围古荔枝树情况、古荔枝树后备资源保护措施和贯彻落实《条例》的意见;茂名市林业局介绍了贯彻落实《条例》、推动古荔枝树保护管理的具体计划。

茂名市林业局表示,条例施行在即,希望通过对条例的解读和广泛宣传,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和社会各界学法尊法守法,切实实施好贯彻好条例,大力促进茂名市古荔枝树保护和历史传承工作。

【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李学俊 唐晓宇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郭晓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