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割!”12月17日,开平市月山镇,大块平整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颗粒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2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将金灿灿的稻谷“收入囊中”。
大块平整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大块平整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
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
这些沉甸甸的丰收成果,产自曾被撂荒的土地。今年以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分公司(下称“江门人保财险”)联合开平市月山镇、江门市德稻农业种植合作社,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有序推进该镇撂荒地复耕复种,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带动村民增收,也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保障。
PICC中国人保江门地区首块水稻种植示范田。江门人保财险提供
PICC中国人保江门地区首块水稻种植示范田。江门人保财险提供
沉甸甸的丰收成果,产自曾被撂荒的土地。 江门人保财险提供
沉甸甸的丰收成果,产自曾被撂荒的土地。 江门人保财险提供
经排查,受耕地肥力下降、用水能力不足,以及农资成本上涨和粮食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影响,月山镇共有183.5亩耕地长时间处于撂荒状态。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除草松土、平整土地、开沟修渠等步骤,这百余亩耕地种上了水稻,这也成为PICC中国人保江门地区首块水稻种植示范田。
183亩“希望田”开割。
183亩“希望田”开割。
种植粮食,活水是第一步,复耕小组对周边河道进行清淤,安装高性能抽水泵,以满足用水和排水需求。养土是第二步,植保无人机飞防除草、农机翻耕平整田地,使撂荒地达到种植要求。数据检测是第三步,气象观测站建起来了,配备六要素观测设备和5套EC监测仪,实时监测土壤和气象数据并接入数据平台,为种植户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百余亩耕地迎来了丰收。
百余亩耕地迎来了丰收。
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田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江门市德稻农业种植合作社副总经理、负责人王晓庭说,撂荒地复耕首年,稻谷的长势让他充满信心。他估算,每亩最少能收获干稻谷800斤,相信经过几年的养护,亩产能达1000斤。
收割机喷涌出金黄的谷粒。
收割机喷涌出金黄的谷粒。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生产是农业发展之基,也是民生之根本。开平市农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向东表示,要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示范田的成功经验为借鉴,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企业机构和种粮大户参与到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大家的“粮袋子”。
每亩最少能收获干稻谷800斤。
每亩最少能收获干稻谷800斤。
“我们见证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耕作费用的投入、监测设备的精准运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智慧和汗水。”开平市月山镇党委书记冯我占表示,希望各有关单位和企业能够共同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月山镇乃至江门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金融“活水”润泽沃野田畴。月山镇示范田项目,是江门人保财险在防灾减损方面的一个重要示范项目。“作为金融央企,人保财险除了能为农业提供多层次的保险保障外,积极开展多样的防灾减损项目,保障粮食安全,也是我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江门人保财险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袁志斌表示,项目的完成,让公司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服务好江门农业,携手筑牢民生根基,赋能乡村振兴。
江门人保财险联合开平市月山镇、江门市德稻农业种植合作社,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有序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江门人保财险联合开平市月山镇、江门市德稻农业种植合作社,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有序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活动由开平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开平支公司,开平市月山镇人民政府,江门市德稻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主办,开平市月山镇种粮大户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会协办。
撰文:周柳妤
摄影:杨兴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