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佛山市南海区召开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现场会,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十项举措进行了重点解读。为了盘活全区约600亿的农村集体资产,激活农村集体经济活力,接下来南海将从“稳岗扩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交易讲规则,引导资产集约经营”“资金变资产,激发集体投资潜力” 三个方向发力,促进城乡融合,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引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会议对推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十项举措进行了重点解读。
会议对推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十项举措进行了重点解读。
十大举措护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为了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近年南海进行了持续探索。2024年4月,南海区就印发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改革意见,积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公司56个,选派职业经理人35名,推进“分润模式”项目15个,亿元村居数量增至51个,活化集体资金超36亿元。
今年2月21日,南海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十项举措》,通过十项有力措施,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会议现场,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关钧宜对这十项举措进行了解读。
聚焦农村稳岗扩就业工作,南海将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鼓励村(社区)成立公共服务公司,承接河道清洁、市政维护、绿化管护等业务,推动公共服务从政府发包向村居发包转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同时,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支持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分润模式”开展合作,优先发展老年日间照料、儿童托管等经营性项目,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此外,南海还将创新人才引育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将集体经济收益增量用于奖励村社干部和职业经理人,提升资产经营效率。
在规范资产交易方面,南海要求农村集体资产全面上线佛山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落实“市级统筹、区级交易、镇级审核、村级申报”的运行机制。各镇街将指导集体经济组织落实“四议两公开”等要求,完善交易审核机制,防范交易恶意竞投行为。同时,南海将引导集体资产集约化经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鼓励经联社统租、统管集体资产,并通过“三资”平台统一对外流转交易。此外,南海还将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闲置老旧资产,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推进土地整合利用,提升资产价值。
在激发集体投资潜力方面,南海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成立土地整理公司等方式,参与工业园区改造和土地连片开发项目,拓展集体收益渠道。支持集体资金购买集体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解决无地可用或用地指标紧缺问题。南海还将引导集体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雨污分流”、卫生保洁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事务,提升农村居住环境。此外,南海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投入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探索组建农村集体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优化投资配置,推动集体资金保值增值。
南海引入金融活水推动农村集体资产更新改造项目。
南海引入金融活水推动农村集体资产更新改造项目。
“四化并举”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会议还进行了多项重要仪式,众多代表围绕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享经验,并就当前会议对南海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工作成效进行了多方面展示。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南海区通过创新实施“分六留四”、分润模式、公司化运营、集体资金托管投资、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改革举措,推动了乡村产业、建设和治理的积极变化。2024年,全区村居社区两级集体资产总额、集体总收入等核心指标均实现正增长,显示出改革的成效。
顾耀辉表示,当前南海农村集体经济面临土地集约程度低、增长方式单一、集体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经营管理人才紧缺等问题。传统依赖租金收入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通过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南海提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四化并举”策略,即经营市场化、管理专业化、产业融合化和发展人文化。顾耀辉指出,经营市场化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要通过引入现代经营理念和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南海区将深化“分润模式”,鼓励村集体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开展更多实业生产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管理专业化方面,南海区将选派职业经理人到试点村居任职,帮助村集体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近期南海区将向54个村社区选派33名职业经理人,优先派往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内的所有分区。同时,南海区还将优化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村集体干部和职业经理人提升经营业绩。
产业融合化方面,南海区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加速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顾耀辉强调,要通过发展高水平农业,打响南海特色农业品牌,推动农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南海将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发展富硒农业、红脚艾融合产业等新业态,提升农业附加值。
发展人文化方面,顾耀辉指出,要通过人文引领,促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善治和民生改善。南海将实施乡村文产特派员计划,通过文化赋能、美学复兴和艺术乡建,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采写:南方+记者 孙景锋
南农宣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