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过十余年的道滘美食文化节再次回归,道滘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文旅品牌创新发展等命题又引起城市热议。
通过美食这一IP,道滘美食文化节是如何发挥“食”力,助推“中国特色食品名镇”出圈?探索美食与文旅、非遗、消费有机结合后,道滘美食文化节还可以向何处进阶?南方+记者专访文旅战略营销专家、时代文旅董事长熊晓杰,为道滘美食文化节的下一步发展出谋划策。
南方+: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打出“美食牌”,积极走上“美食+文旅”的融合发展之路。你认为,道滘美食文化节在其中做对了什么?
熊晓杰:近年来,各地希望通过文旅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美食无疑是其中最容易掌握的抓手。例如淄博烧烤、天水美食等,都为当地文旅出圈、城市品牌建设以及市民幸福感提升带来很大帮助。在我看来,道滘美食文化节更像一个短期的“不夜城”或者唐山宴。除了将美食与非遗、文旅、产业结合,道滘美食文化节还将活动与“中国特色食品名镇”这一城市新名片的打造进行关联,不仅是政商企的“多方联合”,还实现了跨地区联动、全国资源链接,这一点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南方+:多年来,道滘美食文化节都旨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活“道滘食品”的新质生产力。你认为,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道滘美食文化节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熊晓杰:当下,消费模式和消费产品更迭快速,产品的出圈机会大大减少。道滘美食文化节通过集中展示和年复一年的宣传,增加了本土优质食品被发现的机会。通过美食文化节这一形式,消费者的追捧刺激了企业进行生产和产品的升级换代,食品企业也可以增加销售渠道和新的合作伙伴。但对于道滘而言,美食只是一个入口,美食文化节最终要实现的是城市品牌的整体提升和人流客流的直接抵达,有了人气,更多人愿意到访城市,就可以释放“旅游兴、百业旺”的综合带动效应,提升城市整体经济活力。
南方+:从文旅营销的角度看,想让道滘美食文化节更好地赋能城市转型升级,你有哪些建议?
熊晓杰:如今,城市的出圈逻辑和文旅行业的宣传推广都和以往有着较大变化。要想让道滘美食文化节发挥更大的品牌效应,我建议要延长活动时间,将美食节打造成一个常态化活动,设立固定的美食街区或美食主题公园,以持续效应让外地消费者能在任何时间体验当地美食文化。其次,要拥抱互联网思维,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主办方需要提前预设丰富的宣传“管线”,将活动中有趣的话题和故事挖掘出来,并依托本地规模化的自媒体账号进行爆炸式推广,营造网络声势出圈,用现象级爆款流量吸引更多人打卡、消费。在这方面,前面出圈的城市如榕江、淄博、尔滨等都已经打了很好的样。可以直接抄作业。此外,还可以探索将美食文化节与其他产业结合,比如与当地的文创产业相结合,开发特色美食文创产品,举办美食与艺术的展览、表演等活动,丰富游客的体验,创造更多新的消费业态和经济增长点,推动当地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
采写:南方+记者 马新杰
摄影:南方+记者 孙俊杰
统筹:林群贤 张珊珊
策划:王慧 靳延明 刘远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