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加快人才强市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

作者 刘明心 2024-11-29 17:15

今年来,揭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引育创新、项目示范、平台提升、精品服务“四大行动”,全力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优化服务

厚植人才成长发展沃土

揭阳市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吸纳,出台《揭阳市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组织开展首轮“榕江人才”申报,在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经营管理、专技和技能、乡村振兴、文化艺术等5个领域遴选一批代表性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

为全面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揭阳市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全力构筑人才就业创业、安居保障、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六大体系”,组织开展首批“人才公寓”入住申报工作,举办揭阳人才周系列活动,构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揭阳市推动人才服务便利化,发挥各级人才驿站作用,累计吸纳近3万名专家入驻,依托市级人才驿站打造揭阳市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人才驿站驻站专家在线交流平台,推动县镇人才驿站与就业驿站优化建设、资源共享,有效带动就业5864人次,更好满足企业和基层一线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坚持产才共融

推动产才双链耦合发展

基于绿色石化和海洋产业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揭阳市多举措支持榕江实验室及其中试基地、高新区氢能创新研究院、工业设计中心等人才平台建成运营,成功引进专家团队30多个。聚焦优势产业,引育专业人才,推动化学纤维、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县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引进培育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组建企业联络员队伍送政策上门,组织专家教授到企业一线开展技术指导、融资辅导。

揭阳市布局新兴产业,培育本土人才,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促共进、协同发展,靶向拓展人才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揭阳交通枢纽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的区位优势和电商产业先行优势,组建电商培训联盟,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依托高职院校、培训机构开展电商职业教育,孵化跨境电商市场主体52家。

坚持民生为本

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布局

揭阳市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补齐重点领域人才短板。今年来,全市共引进博硕士研究生400多名,新认定高层次人才801人,支持引导2000多名揭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强化基层医疗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医疗服务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创建“三名”工作室,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教师2103名、医疗机构急需紧缺人才1326名。

在东莞市对口帮扶协作下,揭阳市联合开展名优教师送教下乡、万名医师服务基层等活动,极大缓解基层医疗教育人才短缺的问题。抓好乡村人才队伍培育工作。加快打造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农村科技、农村实用技能等多支人才队伍。加快培育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人才,支持推动文化能人开展基层服务、文化创作和技艺传承,挖掘培养传统技艺传承人,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262名。

接下来,揭阳市将坚持产业项目带动、人才工程牵引,继续实施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博硕士人才倍增、产业人才集聚、揭籍人才回乡“四项计划”,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努力把揭阳打造成人才向往奔流之地。

南方+见习记者 刘明心

通讯员 林伟镇 黄秀梅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