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分差距“低分高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她是如何做到的|榜样说

作者 张柳青;杨斐君 2025-08-24 14:10
02:54

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流管理与国际经济贸易双学位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抵达时,管奕嘉知道她的“低分高入”对策达成了:高考585分的她比该专业常规录取线低近30分。这位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凭借高校专项计划的精准助力,完成了一场升学战役中的“战术奇袭”。而她从平行班中段生到班级翘楚的三年进阶路,更揭开了这所名校的育人智慧。

“高三节奏再快,也得踩准自己的鼓点。”管奕嘉的学习心得里,“节奏”是高频词。高一入学时,她虽压线进入重点班,却在选科分班时来到平行班。“当时有点失落,但看到班里同学都在埋头刷题,老师办公室永远有人答疑,就觉得‘怕什么,慢慢赶’。”

她的“赶”,不是盲目加速。每天固定半小时错题整理,优先攻克课堂标记的“模糊点”;晚自习前花10分钟列计划,把老师布置的任务拆解成“可落地的小目标”;哪怕模拟考波动,也会去心理咨询室和老师聊一聊,“把焦虑变成具体的问题清单”。

这种张弛有度的方法,让她在高三冲刺期始终保持稳定状态,最终以超出预期的成绩通过高校专项计划被录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流管理与国际经济贸易双学位专业,比我的录取分数高出近30分。”

“自律不是逼自己,是在学校的氛围里找到舒服的努力方式。”管奕嘉笑称,班里同学课间要么讨论题,要么去操场跑两圈,“你不想学都不好意思,想偷懒时抬头看看,老师就在讲台旁改作业,这种感觉很踏实。”

面对“平行班逆袭”的压力,学校构建的心理健康防护网成为她的秘密武器。心理咨询室的专业疏导、绿意盎然的校园环境、体育文化节与外语节的调剂窗口,共同编织成韧性培养系统。“不会轻易想放弃,这里的氛围很好。”管奕嘉坦言,这种将心理养护与学业攻坚并重的理念,使她在高三持久战中始终保持稳定输出。

真正体现学校前瞻性的,是高校专项计划的战术布局。“四月份时,老师专门开讲座讲各种升学路径,怕我们看不懂政策,还带着符合条件的同学去机房一步步填资料。”管奕嘉记得,老师根据她的广一模成绩建议“冲一冲比自己分数高20分的学校”,最终帮她锁定对外经贸大学,“没有学校搭的这个梯子,我可能没机会摸到这个平台。”

管奕嘉说,学校的体育文化节、艺术节、学科竞赛等,都是她的“解压阀”。这种张弛有度的氛围,让她觉得“高中三年不是苦熬,是充实的奔跑”。如今,即将奔赴北京的管奕嘉,给学弟学妹留下一句话:“跟着自己的节奏走,学校会托着你。”

文字 南方+记者 张柳青

视频 南方+记者 杨斐君

通讯员 梁子莹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