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书记说|林坚:三维战略破局突围,打造罗湖“三宜”后花园

作者 曾南希 2025-08-07 16:35

开栏语: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关键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立于新起点,为展现深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最新成效,凝聚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联合深圳市委组织部,开设“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书记说”栏目,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乡村振兴、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议题,走进改革发展一线,专访深圳各街道书记,围绕组织工作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谈思路、晒创新、比干劲,敬请垂注!


梧桐山下,深港之畔,作为连接深港的重要节点,莲塘街道依托“生态、人文、交通”三大优势构筑起先行条件,为罗湖创建“三力三区”夯实关键支点。 

近日,莲塘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坚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详解莲塘街道如何以 “产业焕新、深港联动、生态赋能” 三维战略破局突围,释放 “向存量要增量、以生态引流量” 的转型强音,锚定打造罗湖 “三宜” 后花园(宜居宜业宜游)目标,筑牢深港融合基石,助推高质量发展。


谈发展:

高端制造加速聚集,互联网平台效应渐显

南方+:莲塘制造业底蕴深厚,产业基础扎实,辖区内现有深圳市互联网产业园区、鹏基工业园区等7个工业园区。今年,罗湖区正实施产业结构升级行动,构建具备新质生产力的城区现代化产业体系。街道如何因地制宜推动这些传统工业园转型升级,释放发展潜力?

林坚:莲塘街道紧扣区委部署,以“空间挖潜+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推动传统工业园转型取得阶段性突破。

一是以空间重构释放载体潜能。我们系统梳理了现有工业园区的低效空间,通过政企联动加速盘活存量资源。目前已完成第七工业区703栋整治提升,交付航天泰瑞捷投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710栋改造即将完成;其它楼栋也在协商合作方式,推动整个园区改造盘活。鹏基工业区713栋打造周六福全球电商大厦的商业楼宇项目设计方案已确定,目前正在开展改造提升,建成后将成为老旧产业空间焕新盘活的标杆。

二是以产业导入培育新质生产力。 聚焦新兴产业赛道精准招商:一方面,引入高端制造标杆。如航天泰瑞捷入驻第七工业区,带动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升级;以国家级独角兽航顺芯片公司为牵引,吸引更多家用电器芯片产业企业入驻;发挥苏宁贸易销售龙头作用,在适老化改造、家电销售等多方面布局。另一方面,发力数字经济转型,依托周六福电商大厦项目,打造黄金珠宝产业垂直电商平台;结合互联网产业园区基础,吸引数字供应链、跨境电商企业集聚,推动制造业“触网升级”。

三是以功能融合激活复合价值。 立足园区区位特点差异化升级:例如为优化企业人才配套,粤兴工业区进行宿舍改造;金田工业区因紧邻仙湖植物园,街道将结合仙湖植物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契机,推动规划立体停车场破解景区停车难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参照上海长宁“硅巷”模式,逐步将将持续推动闲置空间盘活、老旧空间焕新,为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优质空间。

谈融合:

“433”模式打造口岸经济带,实现“人流”到“商流”转化

南方+:自2023年启用旅检通关功能以来,经莲塘口岸通行的出入境总人数已突破5000万大关。2025年截至当前,出入境人数已突破1000万人次,较2024年提前一个月达到千万量级,且单日客流峰值创下11.2万人次新高。街道如何依托这一庞大客流,将“口岸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打造“口岸经济带”加速释放区位优势,带动辖区经济增长?请谈谈具体会有哪些规划?

林坚:面对这一庞大的“流量红利”,我们以党建引领为抓手,聚焦“口岸经济带”建设,通过“433”举措——即“四个一”强化服务、“三个有”深化关怀、“三集中”优化消费,系统性推动“人流”向“商流”“财流”转化。

一是持续升级综合服务,夯实经济转化基础。通过组建一个专班,打通一个堵点、召集一支队伍、依托一个平台“四个一”工作机制,深化多部门协同的口岸议事决策机制,持续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有序保障日均8万人顺利通关。

二是建设口岸沿线港味风情街,拓展消费增量空间。近年来,街道支持股份公司活用空间,西岭北片区已实施整体改造,通过公寓化改造推动集体增收2000多万元/年;坳下村36栋民房、中兴花园5栋楼房进行公寓化改造,居住环境大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更多的在港风港味营造方面做文章,通过推进建设C-LINK雙城港风港味街区项目,打造集高端民宿、小众轻餐饮、“笃笃笑”等小剧场于一体的消费场景,吸引更多年轻港人到莲塘消费;并支持推动辖区股份公司对国威路、莲塘路、聚宝路以及莲塘村、坳下村民房进行改造升级,在房屋外立面、商铺广告、餐饮招商等方面增加港味元素,形成整体推进港味风情街区建设效应。

三是优化消费体验与招商,释放口岸经济动能。以集中推出推介“白皮书”、集中活动为莲塘“引流”,集中商户力量组建“联盟”的“三集中”策略,持续稳固拓展消费风口,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费热点和文旅IP。2024年,街道批发零售额增长30%;每天有1.5万港人到莲塘消费,辖区商事主体、企业及个体户均实现15%左右增长。今年,街道将促进莲塘的美食、文化、生态等资源有机融合,推动景福花园裙楼、东海富汇豪庭裙楼综合体招商,同时强化商户共建联盟作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让港人及其他旅客愿意来、留得住、消费得开心,推动商圈繁荣发展。

谈生态:

紧抓“十五运”机遇,塑深港文旅生态新名片

南方+:2025年是深圳文旅红利年,尤其是“十五运”落地将带来巨量客流。作为罗湖的“后花园”,莲塘坐拥仙湖植物园、梧桐山、弘法寺等知名景区。街道如何抢抓“十五运”机遇,以生态文旅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打造大湾区生态会客厅?

林坚:我们将紧抓“十五运”机遇,依托辖区生态与口岸优势,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精塑“山海城”空间格局,打造全域沉浸式体验。整合梧桐山、仙湖植物园、双拥碧道与口岸资源,构建生态文旅黄金走廊,提供“一站式”深度体验。同步激活口岸经济带,升级港式民宿餐饮及文创空间,发展屋顶连廊夜市经济,举办品牌活动,营造浓厚港式氛围。

二是升级软硬服务,畅通客流转化与体验链路。在梧桐山登山道、仙湖植物园、罗湖中医院优化交通接驳便利特殊群体,推出游玩地图与跨境消费套餐吸引客流,依托莲塘口岸“放心消费承诺商圈”示范效应,吸引深港文旅机构合作,强化口岸志愿服务营造舒适通关环境。

三是深化区域协同,筑牢发展根基。融入区级文旅体系,充分发挥辖区深圳粤剧团、蒋开儒等的引领作用,以及罗湖外国语学校演艺场地及仙桐体育公园、仙湖植物园天上人间等露天演艺资源,联动打造新年音乐会、粤剧快闪、碧道骑行等品牌活动深化融合,创新社区治理促进深港居民互动共治,发挥口岸“港邻服务空间”作用,营造“宾至如归”友好氛围。

谈民生:

聚焦“百千万年工程”,“三举措”绘就幸福新图景

南方+:5月29日,2025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在广州召开。请谈一谈今年莲塘街道围绕“百千万工程”做了哪些工作部署?

林坚:莲塘街道坚决贯彻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紧扣区委攻坚任务,制定涵盖产业空间盘活等8方面40项计划,在全力推进老旧产业空间改造升级、港风港味特色街区打造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构建一个矩阵、打造一批项目、打通一条路径”深化突破。

构建深港颐养矩阵,升级医养服务。以长者服务中心、康馨养老院为核心,联动罗湖中医院与仙湖植物园资源,打造300人生态医养空间;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社康站点,强化日间照料服务;联合企业推广智能设备与适老化产品,拉动银发消费。

打造“一社区一示范”项目。以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创新治理。提升莲花社区“银发引领”品牌;拓展鹏兴社区“鹏”友学堂研学范围;扩大畔山社区长青老龄大学影响力;持续开展西岭社区“党员汇·益街坊市集”;做强莲塘社区睦邻学堂;推广坳下社区“红网格”模式;推进仙湖社区“仙湖里.幸福家”项目;指导长岭社区发挥流动党组织作用,强化“暖蜂驿站”服务。

打通创新对口帮扶路径。联动莲塘商会、民主党派及企业力量,变捐款为项目化精准帮扶(如近期拟10万元帮扶陆丰学校设施)。借助同乡会、侨联资源,建立诉求清单认领帮扶。动员港企参与(如伟达玩具厂捐赠价值20余万元玩具)。盘活政府闲置资产(如调拨旧电脑、空调),在完成年度消费帮扶任务基础上支援对口地区。

统筹 甘雪明 杨磊

统筹 凤飞伟 郭悦

采写 曾南希

图源 鲁力、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