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硬核“六招”!顺德村居“头雁”攻坚蚊媒防控

作者 欧阳少伟 2025-08-15 13:31

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的严峻挑战,佛山市顺德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连日来深入落实省市区防疫部署。在上级的指导与支持下,他们全面落实“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控增量、清存量”等关键举措,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围绕“防、灭、清、治”核心策略,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实施硬核措施,全力打好疫情歼灭战。

据顺德区卫生健康局8月14日下午最新通报,8月13日全区新增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53例。至此,全区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15天呈下降趋势,疫情防控取得新进展。

党建领航,网格织密“责任网”

顺德坚持网格化管理、精准化防控,整合人员与资源融入全科网格,将全区划分为4285个防控网格,全覆盖落实“七天七招工作法”,将疫情防控精准延伸到户到人。

北滘镇三桂村党委书记梁伟荣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网格战法”,建强四级网格体系,由驻村领导与村支书任总网格长,分层明确各级网格长职责,将7个片区细化为102个小网格,为1624栋建筑、2738个楼盘单元赋唯一编号,关联户主信息与定位二维码,扫码即达;依托微信“30分钟传播链”,将防控通知直达每户,高效发动村民参与环境清理,以全民有责织密防控责任网。

伦教街道常教社区党群先锋队员下沉网格、入户排查。 受访者 供图

伦教街道常教社区党群先锋队员下沉网格、入户排查。 受访者 供图

伦教街道常教社区党委书记梁国锋面对超10万人口防控压力,突出党群合力攻坚,迅速集结12支党群先锋队,组织250余人下沉45个网格,聚焦入户排查、孳生地清理、专业消杀分片攻坚。发现病例后统筹专业队伍与先锋队联动,48小时完成核心区排查,同步完成重点区域消杀,保障防控高效落地。

分级管控,靶向攻坚“重点网”

顺德区以病例住所、工作地点、传染期长时间活动的地点为中心划分核心区、警戒区和监控区,按照“围住、捞干、扑灭”打法落实分级分类管控,确保精准施策、有力有效。

乐从镇路州村党委书记韦建海在落实三级区域管控基础上,组织区域网格员深入核心区逐户细致检查防蚊情况,对无积水、环境整洁的户主现场派发绿色“安全屋”牌子;对暂未达标的家庭,通过派发蚊香等防疫物资、上门宣传清理技巧引导整改,推动“转危为安”,将核心区逐步转化为安全区。

北滘镇广教社区内有3个工业园区、13个企业,流动人员约2.8万人,社区党委书记杨绍煊结合社区特点,采取先分片再分区的形式,科学划分四大防控片区,每个片区精准覆盖物业小区、工业区等八大功能单元,并结合各片区病例分布、蚊媒密度等实际情况细化三区划分,实现分片分区精准防控。

医防融合,精准筑牢“健康网”

以人文关怀为纽带,顺德在精准防控中深化医防融合,积极协调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开展抽血检测并强化动态跟踪,通过暖心服务消除患者顾虑,以信任推动“应治尽治”落地见效。

为尽早发现潜在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者,乐从镇2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积极协调区镇医疗资源,推进免费核酸筛查全覆盖,增设便民门诊,为患者提供就近诊疗服务,全力保障  “应治尽治”;针对行动不便的病例同住人及家属,安排医护主动上门开展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服务,实现“零距离”健康关怀。

在容桂街道高黎社区,社区党委书记陈子峰带头落实轮班轮值制度,坚守防控岗位,深度介入病患的随访管理,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治疗需求。面对患者医保异地就医报销难题,他还主动对接医保部门与定点医院,协助解决异地就医困扰,推动病例主动配合治疗。

科技赋能,智慧升级“监测网”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顺德将科技力量深度融入蚊媒防控各环节,通过无人机航拍监测与智能设备联动,为科学防控提供信息支撑,破解传统防控疲于奔命、效率偏低的瓶颈。

陈村镇启用无人机航拍监测。 受访者 供图

陈村镇启用无人机航拍监测。 受访者 供图

陈村镇花城社区内有5个小区住宅,党总支部书记郭慧贞结合顺德无人机项目智能监测体系,对长期闲置、业主难联系的房屋进行航拍,精准捕捉阳台积水、花盆托盘等隐蔽孳生点,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处理超100户蚊虫孳生处,效率提升3倍以上。

乐从镇葛岸村、腾冲社区、兴乐社区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合共部署3台MS-400智能蚊情监测设备和50个智能诱卵桶,组成27组“电子哨兵”,实现蚊虫诱捕、数量统计、数据分析全流程自动化,生成针对性“灭蚊处方”。

乐从镇引入智能蚊媒监测设备。 南方+ 欧阳少伟 拍摄

乐从镇引入智能蚊媒监测设备。  南方+ 欧阳少伟 拍摄

生物防治,创新实践“生态网”

针对蚊虫孳生难防治的痛点,顺德探索引入“生物战士”定向灭蚊卵除幼虫,种植驱蚊植物筑就物理屏障,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构建防控体系,为疫情防控开辟生态治理新路径。

大良街道新滘社区党委书记冼彩凤巧将“四小园”升级为“驱蚊生态角”。组织党群先锋队和长者志愿服务队,在红棉湾公园旁的“四小园”种植薄荷、艾草、胡椒木、碰碰香等约800棵兼具观赏性与驱蚊功效的绿植,既美化环境,又筑起物理防蚊屏障。

勒流街道西华村党委书记黎顺成牵头推进生物控蚊行动,带领村民群众精准施策。组织村集体集中采购二十余斤泥鳅和一批斗鱼,针对村内难以彻底清理的沟渠、池塘等公共静态水域,带领党员先锋队分片投放,同时鼓励村民在自家龟池、水缸等私人水域投放,从源头减少蚊虫滋生基数。

全民参与,群策群力“共治网”

以党建引领凝聚多元合力,顺德206个村(社区)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激发群众参与防疫积极性,发动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

大良街道德和社区辖区面积达6.2平方公里,包含23个大型楼盘,面对工作人员短缺、经费有限等难题,党委书记郭舜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善用社区党群共治委员会机制,凝聚结对单位、在职党员、居民骨干及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将疫情防控深度融入社区日常治理,推动防控工作长效化、常态化。

乐从路州村党委动员各村民小组为村民房屋安装纱网。 受访者 供图

乐从路州村党委动员各村民小组为村民房屋安装纱网。 受访者 供图

陈村镇仙涌村党委书记朱礼驹巧用情感纽带,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针对村内信访重点人员,前期扎实做好诉求化解工作,借防疫契机,发动全村干群齐心抗疫,成功动员其搁置个人诉求,加入防疫志愿服务队。

在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关键期,面对挑战,顺德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硬核六招”诠释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更在防控工作实践中将治理现代化的举措加速落地。

陈村镇花城社区推广安装灭蚊灯等物理防蚊措施,巩固前期防控成果。 受访者 供图

陈村镇花城社区推广安装灭蚊灯等物理防蚊措施,巩固前期防控成果。 受访者 供图

采写:南方+记者 欧阳少伟

通讯员 梁远腾  叶麒良

顺组宣供图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