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何以为家”——2025年度许钦松创作奖全国总评选优秀作品展·南海站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有为馆正式开幕。这是许钦松创作奖首次走进西樵,汇聚了来自海内外100多件优秀青年艺术作品,为观众呈现一场关于“家”之本质的深度艺术探寻。
作品展现场。潘庆基 摄
作品展现场。潘庆基 摄
作品展现场。李均良 摄
作品展现场。李均良 摄
许钦松创作奖设立于2009年,由著名画家许钦松于其母校广州美术学院创立。十六年来,这一奖项从最初的校内奖学金发展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青年艺术创作奖项,打破地域之见、门户之别。此次作品展由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人民政府主办,海外投稿国家达14个,国际参与度创新高。
许钦松致辞。潘庆基 摄
许钦松致辞。潘庆基 摄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100多件作品涵盖中国画、版画、油画、水彩、综合材料绘画、装置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活动期间还将举办系列学术活动和公共教育项目。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故宫研究院中国画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许钦松与西樵山的艺术情缘,始于这里的灵山秀水,更在此结下与夫人珍贵的艺术情缘。谈及这份不解之缘,他表示:“南海有眼界、有见地,希望未来有更多合作,为南海人做好更多‘家事’。”
与会领导嘉宾为展览开幕剪彩。潘庆基 摄
与会领导嘉宾为展览开幕剪彩。潘庆基 摄
“本次展出的优秀作品,饱含着青年艺术家们对‘家’的深刻思考与艺术表达,其中不乏以西樵为背景创作的佳作,这正是艺术与沃土交融的生动写照。”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麦凌宇表示,西樵愿继续携手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各高校院所、广大艺术家以及所有热爱这片土地的朋友们,深化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共同书写文化赋能城市、点亮美好生活的精彩篇章。
“印有万象”的篆刻公教活动吸引了20组亲子家庭参与。
“印有万象”的篆刻公教活动吸引了20组亲子家庭参与。
作为展览场馆,有为馆是西樵乃至南海的艺术新地标,启用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7月10日共举办展览及各类会议、培训等活动45场,近期引进了“望山图书馆”、西樵镇青少宫、西樵Aben数字商业终端(中国)管理中心等项目。特别是,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永久总部已“官宣”落户馆内,不仅作为大地艺术节的艺术会客厅,也为艺术作品展示和艺术活动开展提供空间。
当天,有为馆里还开展了主题为“印有万象”的篆刻公教活动。
当天,有为馆里还开展了主题为“印有万象”的篆刻公教活动。
在西樵听音湖畔,有为馆、飞鸿馆和樵山文化中心三个文旅地标分别主打会展、文体和艺术功能。三座场馆还和西樵山相映成辉,组成佛山目前唯一兼具现代化城市配套和自然山水环境的场馆群。
撰文:陈梦 张健文 张嘉宜 区晓敏
西樵镇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