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专家团队在位于博罗县公庄镇的惠州市国有水东陂林场确认发现野生海南五针松群落。这是该物种在广东省的首次记录,为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价值。
据介绍,此次重大发现最初得益于护林员在日常巡山过程中的细致观察。巡山时,他们注意到一片形态特殊的松树——其针叶呈独特的“5针一束”形态,与广东本地常见松树明显不同,在省内极为罕见。基于这一发现,林场工作人员迅速邀请专家团队深入核心林区,开展样本采集和鉴定工作。通过形态特征比对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最终确认该物种为海南五针松。“一般的松树果子是有刺的,海南五针松则很光滑,它的叶片和枝条也比较特别。”惠州市国有水东陂林场资源管护股技术员黄小洲告诉记者。
据了解,海南五针松是中国特有植物,此前仅分布于我国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及越南北部少量区域,在广西和海南已被列为省级保护植物。据数据显示,水东陂林场内的海南五针松种群数量初步估计超过50株。根据护林员常年观察推测,其实际数量可能接近100株,所有植株均生长在原始森林中。
这一新发现,不仅让惠州裸子植物种类从32种增至33种,更将海南五针松的已知分布东缘大幅拓展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为研究该物种的生物地理分布模式提供了关键新证据。目前,水东陂林场已对该区域实行严格保护措施,严禁任何形式的采伐和人为干扰,在林场周边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识,安排专人进行巡逻监管,进一步保护这一野生海南五针松群落。黄小洲表示:“接下来,我们会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安排专人定期查看海南五针松的生长状况,防止人为破坏和病虫害的侵袭,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繁育这一物种。此外,进一步向周边居民普及海南五针松的知识,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生态财富。”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