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守护一城烟火的中山之治

兴中道 2025-10-08 19:42

暮色苍茫,深中通道车流如织,伶仃洋上一条璀璨的光带;华灯初上,孙文西路的百年骑楼在光影交织中苏醒,依旧诉说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10月8日,这个双节同庆的长假迎来了尾声。在大湾区兴起的“网红城市”中山,其独有的烟火气与活力,为游客展现了一幅独特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活力图景。

而这幅祥和画卷的每一笔色彩,都浸润着另一份无声的坚守。在万家团圆的祥和背后,一场关于发展与安全的考题,也同样在铺开——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几乎每日下基层督导防控措施落实,对防疫进行部署再部署;党员干部带头,下沉一线筑牢群防群治堤坝;志愿者倾情奉献,用脚步丈量责任……

从市井街巷的欢声笑语,到郊野步道的惬意漫步,从“十大特色夜经济集聚区”的流光溢彩到社区网格的精准守护,力度与温度,共同诠释着上下同欲的守护;安全与活力,共同定义着“此心安处”的内涵。

加强防疫、发展、安全“三统筹”,中山以治理的精度守护着发展的活力。中山全市上下的努力,最终都指向一个内核:

让发展的活力与安全的守护,抵达每一户寻常人家的团圆。

8次基层督导、4场调度部署会

从市领导“假期轨迹”看防控决心

玩得开心又安心,有“前方”的烟火升腾,也离不开“后台”的精密守护。

面对假期人员流动带来的防控压力,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前部署、系统谋划,开启了这场守护城市“烟火气”的特别行动。

从公开报道来看,在长假期间,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至少8次到基层一线督导检查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4次主持召开会议进行调度:

9月29日,郭文海不打招呼,深入石岐街道社区一线,督导检查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

10月1日,国庆、中秋假期首日,郭文海先后到沙溪镇星宝社区、龙聚环村,深入居民小区、房前屋后、里街暗巷等重点区域,与村民群众、市镇下沉的志愿者深入交流;当天晚上,参加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晚间调度会,视频连线听取镇街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结合连日来在基层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10月2日上午,到南区街道,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督导检查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

10月3-4日,先后到石岐街道、五桂山街道、三乡镇,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督导检查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并看望慰问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10月5日晚,郭文海与市长尹念红参加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晚间调度会,视频连线听取镇街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对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再落实。

10月6日-7日,郭文海先后到东区街道、石岐街道,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督导检查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并看望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干部群众……

高频次的基层足迹,释放出“与风险赛跑”的强烈紧迫感。纵观假期全程,中山市委主要领导的日程表以“防控”为主线,其足迹遍布石岐老街、沙溪村落、南区侨房、五桂山林区乃至三乡镇的度假小区,覆盖了中心城区、产业重镇、生态保护区与文旅前沿等不同风险场景。这种“脚步不停、检查不断”的工作节奏,也是一次贯穿假期的、动态的现场办公。它向全市各级干部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在疫情防控面前,必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状态,不能有任何麻痹和松懈。

高密度的调度决策,构建起“扁平化指挥”的应急响应体系。高频次的调度会和部署会,形成了一套快速反应的中枢决策机制,“再强调、再部署”成为高频词。这种高频率的调度,确保了指挥体系的神经末梢高度灵敏,能够根据疫情态势瞬息调整战术,将“铁腕、铁纪、铁军”的要求,直接穿透行政层级,压实在最基层的网格。

以防为先、以控为要、守在基层。中山,以“时时在线”的状态,把守护人民健康的责任,书写在每一天的坚守里,融入每一处的细节中。

24.5万人次下沉

从组织动员看“红色力量”

这是一个用汗水和责任担当定义的国庆假期:

中山全市一万多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主动放弃假期、踊跃报名,与基层干部、人民群众一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力量所在。这个国庆中秋长假,中山并行着两种彼此交融的底色:

一边是科学防控织就的“天罗地网”,精密严谨,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角落。

一边则是党群同心焕发的“人间温情”,柔软坚韧,守护着每一份烟火日常。

这刚与柔的并举,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长假的治理逻辑。

“天罗地网”,源于组织的精密编织与党员的硬核担当。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到镇街村居的“最后一米”,一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体系高效运转:上万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基层网格全面激活,深入社区“神经末梢”展开防疫。在孙文西路步行街,他们守护着摩肩接踵的繁华;在社区背街里巷,他们清理着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据初步统计,10月1日至8日,中山全市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达24.5万人次。

这24.5万人次的坚守,织就的不仅是一张物理上的防护网,更是一张由责任、担当构筑的防护网,体现了现代化治理的精度与温度。

他们俯身倾听群众的诉求,耐心解释防控的必要;他们与街坊邻里一同清扫家园,用“将心比心”的互动,让冷硬的防控指令,化为“我们一起努力”的约定——党旗飘扬之处,既是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也应是民心所向的温暖灯塔。

在这场战斗中,党组织是屹立不倒的“主心骨”。从市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的“一把手”责任链条层层传导,到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化身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党的组织优势在第一时间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孙文西路步行街、红博城等人流如织的文旅地标,党旗在消杀一线高高飘扬;在社区村居的房前屋后、老旧巷陌,被细化的防控网格成为党员的责任区。他们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防疫的“带头人”:扛起消杀设备,清理卫生死角,动员翻盆倒罐……

而党一万多名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释放出强大的动力,凝聚起超20万人次的志愿洪流。从机关干部到企业职工,从教师团队到社区民众,志愿者的“五彩马甲”与党员的“红色力量”交汇,共同织就了一张群防群控的“密网”。

01:14

党群同心齐上阵 中山筑牢国庆假期防疫防线

据统计,国庆期间,中山全市开展超300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累计清理卫生死角超26万处,清运垃圾超4万吨,派发防疫宣传材料超53万份——

一组组沉甸甸的数字,丈量的是责任与担当,守护的是万家灯火的安宁。

23镇街全面行动

从基层创新看治理智慧

统一的部署如何在广阔的城乡落地生根?答案就写在各镇街如火如荼、各具特色的实践里。中山23镇街全面行动,投身“千面织锦、全域同安”的防疫实践。

火炬高新区以“昼夜守护”彰显硬核温情——在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夕,这里上演了速度与温度并重的防控场景:党员志愿者组成“夜访小分队”,带着190盒蚊香逐户敲门,一句“台风天蚊虫会飞入屋内,现在点蚊香正合适”的贴心提醒,让防控充满人情味。

翠亨新区以“精密智控”筑牢前沿防线——作为湾区门户,这里构建起“网格管理+多重哨点”的监测预警体系:将全区精细划分为多个防控网格,组建多支小分队开展拉网排查,对湾区未来科技城、孙中山故居等重点场所实施加密监测,展现了科学防控的精度与准度。

小榄镇以“靶向攻坚”直击防控核心——对返校高峰和卫生黑点两大风险实施精准治理:镇党委书记直插空置屋大院,带头清理垃圾杂物,以“四不两直”方式暗访卫生死角;全镇校园同步启动“一整治两消杀”,教师党员和家长志愿者返校清积水、投药包,在假期尾声为学生筑起安全返校的坚实屏障。

古镇镇以“铁腕整治”重塑空间格局——面对严峻形势,这里打出了“清、改、拆、消”的组合拳:古一村、古三村将5000多平方米荒地硬底化,古四村有序拆除上百处违建围墙,将“死巷”变“风巷”,2000多名党员干部全员上阵,以空间治理的革命性举措铲除蚊媒滋生的土壤。

三角镇以“兵团作战”实现全域覆盖——高平村联合市财政局、镇农业农村局等150余人开展专项防控,蟠龙村集结多方力量清理卫生黑点,沙栏村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各村居在统一指挥下并肩作战,形成了“大兵团作战、小分队突击”的立体防控格局。

横栏镇以“网格融合”激活末梢神经——通过市镇村三级力量深度融合,这里构建了高效运转的防控网络:市农业农村局、政法委等市直单位与镇机关干部组成“联合攻坚队”,直插260多个网格协同作战;村居骨干带动居民、商户组建“家园守卫队”,“流动防疫小分队”开展上门帮扶,实现了“问题共解、难关共克”的生动局面。

坦洲镇以“时空闭环”实现无缝防护——这里创新打造“早中晚”无缝防控模式:早晨专业消杀队喷洒公园广场,日间清理卫生黑点,下午入户健康指导。按“不超过20户一单元”优化网格,工作人员化身“防控哨兵”,构建起全覆盖、无盲区的防控网络。

从智能监测到昼夜守护,从清理脏乱差的“空间革命”到“靶向施策”,中山23镇街以独特的解题思路,共同诠释了“因地制宜”的治理智慧,让疫情防控既有统一的刚性要求,又具备适应本土的灵活弹性,展现出中山基层治理的蓬勃生命力。

一场长假,一次大考,一种担当。在这个国庆中秋长假,中山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治理实践,在这场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大考中,用“天罗地网”的科学精准、“人间烟火”的温情守护,实践着社会治理的精度与温度。这场贯穿假期的守护实践,也是城市治理中“管得住”与“放得活”的体现,背后是科学防控的精密网格与党群连心的温暖互动相互赋能,也是干部带头的身影与全民参与的脚步同频共振。

长假结束,挑战依然存在。我们坚信,以系统思维筑牢防线,以人民立场凝聚共识,中山将持续夯实城市发展的安全基底,守护好每一份平凡而珍贵的人间烟火。

采写:南方+记者 罗丽娟

图片来源:中山发布、各镇街微信公众号

视频来源:中山广播电视台

编辑 王浩宇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