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东莞,色香味俱全背后的秘密是什么?数据与真理的碰撞,机械能守恒实验能否给出答案?守护自我、尊重他人,这样的边界感如何把握……
人间五月天,浅夏胜春烟。5月8日上午,东莞高级中学(下称“高级中学”)人头攒动,以“深化双新促发展,变革课堂强赋能”为主题,高级中学(集团)举办2025年教育教学开放日。来自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团队、市内外高中学校名师团队、青年教师代表等走进学校、深入课堂,并在听课评课议课中互动交流。



视频|一连两天,东莞高级中学38节示范课展示“双新”实践成效
聚焦新课程新教材(下称“双新”)背景下的育人与课堂变革,高级中学在探索也在行动。今年该校教学开放日分理科与文科两个专场进行。其中,5月8日为理科场,5月9日为文科场,一连两天共推出38节示范课、三场专题讲座与研讨,展示学校“双新”实施成效,阐述学校对深化育人方式变革、创新课堂教学的思考。
学生点赞,课堂“很香”“很喜欢”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2022年前各地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改革直指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2021年广东省全面实施新高考,以“双新”建设为切入点做了系列探索实践,并先后遴选发布三批省级普通高中“双新”实施示范区、示范校。同年11月,东莞成功入选首批5个省级“双新”建设示范区,此后共计11所普通高中获评省级“双新”实施示范校,高级中学为东莞11所省级“双新”示范校之一。
今年东莞高级中学(集团)教育教学开放日分理科与文科两个专场进行。
今年东莞高级中学(集团)教育教学开放日分理科与文科两个专场进行。
瞄准课程创新,秉承“以学生为本,成长与成才并重”的教育理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校始终贯彻落实“共融共生”的课程建设理念,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以国家课程为纲、校本课程为目,构建“共融课程体系”。同时,学校各科组还以科组长、备课组长为核心,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研发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工作。
立足课堂改革,以“双新”建设为契机,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标学习、新教材细读、新教法研讨等研讨交流活动。探讨如何革新理念、优化模式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这些有力的探索与实践为学校课程创新与课堂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5月8日理科场开放日上,学校理科组老师们拿出“看家本领”,全面开放高一、高二、高三课堂,为入校教育同仁带来丰盛的“教学大餐”。
开放日上,学校共推出38节示范课,包括36节教学研讨课、2节主题班会课。
开放日上,学校共推出38节示范课,包括36节教学研讨课、2节主题班会课。
从身边事着手,比如在高二化学课上,授课老师许雯辉由“寻味东莞”切入,通过分析与实验,带领学生解锁食物“鲜”的来源与化学反应;高二物理课上,授课老师刘琳同样从生活中的案例出发,以生活中的“液”态魔法,带领学生一起探秘液体世界。
一连两天,共推出38节示范课,包括36节教学研讨课、2节主题班会课,其中7节课由集团内成员学校清溪中学、惠来县第一中学教师授课,并同步开展三场专题讲座与研讨,丰富的安排是高级中学“双新”建设与实施的底气见证,也是成果的全方位展示。集大家之智慧,融有趣、有深度、有知识性于一体,这样的课程也受到学生的好评。
“老师把结论融入到知识点中,我们通过动手实验验证结果,这样的过程特别有意思。”跟随老师的节奏在化学课上寻味东莞,高级中学高二20班学生胜涵直言这样的课堂“很香”“很喜欢”。
课间时间,学校《丝路芳华·青春闪舞》快闪节目受到多方关注。
课间时间,学校《丝路芳华·青春闪舞》快闪节目受到多方关注。
活动搭台,促进校际交流与教师成长
以教学开放日搭台,一方面,充分展示学校文理课组“双新”建设与实施成效,全方位开放各学段课堂教学及学生活动,让来访者沉浸式体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变革;另一方面,东莞高级中学还以专题研讨为引领,促进校际交流与教师专业成长。
来自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团队和老师们互动交流,并对高考备考等工作进行指导。
来自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团队和老师们互动交流,并对高考备考等工作进行指导。
“老经验解决不了新问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需要我们不断钻研。”5月8日下午,在高级中学图书馆智慧教室,一场《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与论证》专题讲座吸引老师们关注,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部负责人刘克艳受邀分享。
现场,他以自身经历切入,讲述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并与老师们共勉。要在解决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关注教育重要问题与前沿问题,创建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解决对策、优化自身教学实践。“换言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在于科学地、系统地、创新地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部负责人刘克艳分享教师做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部负责人刘克艳分享教师做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干货满满的分享,吸引老师们聚精会神倾听,并不断记笔记,摘录精华。同一时间,在学校阶梯教室,还有一场为学子与家长设计《执笔绘未来》讲座上演。华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任李瑜琪受邀为学校美术特长生以及入校的学生家长讲述美术特长生的升学规划与专业发展之路。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任李瑜琪受邀为学生和家长讲述美术特长生的升学规划与专业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任李瑜琪受邀为学生和家长讲述美术特长生的升学规划与专业发展。
李瑜琪以“时间的朋友”为讲述焦点,和学生分享,未来的职业发展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对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认识更重要,“不管未来如何发展,拥有持续坚持的能力以及不断进取的专业态度,能帮助大家走得更长远。”
值得一提,在5月9日文科专场活动上,学校还将联合中山市教育界同仁,举办关于“教师领导力”的专项研讨。从校内到校外、从市内到市外,这是一场属于高级中学师生的教学活动,也是一场教育校际交流与合作的联动。
东莞高级中学党委书记胡毅超阐述开放办学、开放办校的思考。
东莞高级中学党委书记胡毅超阐述开放办学、开放办校的思考。
对于本次“深化双新促发展,变革课堂强赋能”教学开放日活动的策划举办,高级中学党委书记胡毅超直言,希望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双新”实施省级示范校的带头作用,实现开放办学、开放办校。为集团内外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充分汇聚兄弟学校及教研力量,进一步探讨“双新”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改革与育人模式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多元、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助力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黄婷
视频/摄影:南方+记者 孙俊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