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Walk天花板!中山这个社区以“AR寻宝”成五一人气王

作者 伍杰;卢子衡 2025-05-02 18:23

五一假期第二日,中山市东区街道花苑社区处处人声鼎沸。一群年轻人手持手机,对着商铺招牌扫描实景,屏幕上瞬间跳出一串AR实景字母,这些字母代表着谜题的答案,众人纷纷热烈讨论起答案。

这是东区街道团工委“打卡青年小店,玩转精彩花苑”活动的一幕——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建设为契机,调动社会资源改造社区,通过数字技术与文旅的碰撞,一个承载着旧城记忆的老社区,正以青春姿态跃入中山消费升级的浪潮。

让“网红流量”沉淀为“长红底蕴”

在柏苑路的商铺前,花苑社区党委书记郭晓静打开“花苑宝藏city walk”小程序向游客展示:以花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15分钟步行圈内串联起30家特色店铺,既有传承数代的传统小食店,也有潮玩咖啡店、手工烘焙作坊。

花苑社区有不少特色店铺。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花苑社区有不少特色店铺。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这张地图不仅是消费指南,更是体验花苑最新最热消费风尚和网红打卡点的钥匙。”

活动创新设计的AR打卡系统成为最大亮点。游客打开“宝藏地图”,到达指定商铺打卡解开谜题即可获取“金币”,使用“金币”抽奖有机会领取30家商户中任意一家的优惠券。更有吸引力的是,完成全部10家店铺解谜的玩家可合成“神秘礼物”——一份精心设计的中山特色美食文创。

“我们就是要让惠民政策‘活’起来。”郭晓静表示,此次活动联合了社区内多家商户,将提供超5000份优惠礼券、礼包。

在花园新村108幢3楼的青年创业者“聚”乐部,一场关于“热度如何维持下去”“商圈如何常青”的讨论正热火朝天。“聚”乐部理事长,90后创业者,日落咖啡主理人林迪分享道:“社区内可以考虑收集消费者的意见,让消费者‘投票’决定我们商圈的新玩法。”窗外,55蛋糕店门口击掌的双手与社区阵地交相辉映——这正是社区与青年创业者的默契:网红店业态更迭如潮,唯有让年轻人真正扎根,才能守住城市烟火气。

游客深入社区内的楼群,还能发现不少惊喜。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游客深入社区内的楼群,还能发现不少惊喜。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上上签餐饮品牌创始人冯嘉锐,是近年来第一批在花苑社区开茶饮店的店主。冯嘉锐说,花苑社区已成为观察消费趋势的窗口。“深圳及周边城市的青年,来中山City Walk的风潮,可以说是从花苑社区蔓延到全市的。”他指着店内“新品墙”说,“这里就像中山消费市场的‘温度计’,一个新品好不好,市场接受程度如何,看它在柏苑店的销量就可以。”

用冯嘉锐的话说,从孙文东路到中山图书馆,再到利和商圈,花苑社区及周边商圈是中山最繁忙、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就像广州的江南西、上海的南京路。

从“老人小区”到“青年磁场”

“重现旧时的热闹光景”“有香港老街的味道”“环境变好了,每天都过来转转”……无论是中山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对今日的花苑社区非常满意。

“几年前这里连路灯都时亮时暗,现在年轻人却排队来探店,甚至专门来取景拍婚纱照。”站在紫荆阁改造一新的“花苑·蝶舞”平台上,郭晓静感慨万千。2023年启动的老旧小区改造,让这片曾以30%老龄人口为主的社区重焕生机:灰扑扑的马赛克墙面被洗刷一新,老旧闲置铺位变身各色咖啡店、花店、烘焙店,柏苑路的商铺前统一摆放着带有灯带、座位的花箱,上面栽种了千年木、龙血树等绿植。

美食,让人们来到花苑社区。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美食,让人们来到花苑社区。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改造不只是“面子工程”。在东区街道党工委的统筹指导下,花苑社区党委发挥“入镇下村”结对单位——中山市商务局的资源优势,联动中山市商务局机关党委、中山移动城区分公司党总支部、中山市商业协会党支部、中山市直播电商协会党支部四个党组织,构建以“机关党建+国企党建+社会党建+社区党建”四位一体的党建联合工作机制,在思路、资源和平台上给予社区全力支持,形成协同发展模式。

此外,花苑社区共计拉动社会资源近40万元,打造柏苑路精品示范街区、“花苑·蝶舞”平台、反诈主题公园、绿美小花园等14个示范点位。

这种“流量反哺民生”的机制,让柏苑路精品示范街区的网红餐厅亚金金老板梁德明直言:“我们不仅仅是在此经营的商户,也是老旧小区焕新颜的见证者,更是社区网红生态的共同打造者。”

下午三点多,游客们已在排队等候美食。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下午三点多,游客们已在排队等候美食。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傍晚时分,游客王女士在“花苑·蝶舞”平台一侧找到了一个带充电桩的车位:“能停车,有充电,旁边还有很干净的公厕,非常暖心。”社区改造中嵌入的40项便民细节正在显现成效:智慧门禁让独居老人安全有保障,连片加装电梯让商户多了一群银发“粉丝”,蜂享驿站还能为逛街突发不适的游客以及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提供应急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的终极目标,是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家一样的归属感。”对于老旧小区的盘活,郭晓静有着独特的理解。此刻,晚风拂过花苑反诈公园新栽的蓝花楹,咖啡香气混着烘焙坊飘出的蛋挞甜味,在霓虹初上的街区氤氲开来——这片旧城新生的社区,正书写着中山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注脚。

撰文:伍杰

摄影:卢子衡

编辑 朱晓宇 钟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