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广州市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红十字会生命健康教育馆揭牌仪式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举行。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林彬,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邱亚洪,党委常委、副校长史亚飞,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海华,广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青蕾,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廖银武等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邱亚洪介绍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基本情况及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石,遗体捐献是推动人体解剖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将严格按照红十字会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要求,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设施配置、深化内涵建设、规范流程管理,确保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和生命健康教育馆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林彬在讲话中指出,遗体捐献是服务医学发展、彰显社会文明的高尚事业。每一位捐献者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了最崇高的奉献,希望医学生怀持敬畏之心,铭记大体老师“无言的教诲”,在医学道路上传承这份大爱。
她表示,设立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及生命健康教育馆,是规范开展遗体捐献工作、推动医学教育与科研进步、深化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弘扬社会公益与奉献精神的有力举措。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红十字会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在生命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等领域深化合作,携手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共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平台。构建“宣传浸润、教育深化、服务践行”三位一体的融合体系,引导青少年学生及社会公众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崇尚奉献。二是推动人才培养,共建生命健康课程体系。发挥红十字会在人道救助、应急救护培训等领域的优势,结合中医药大学的专业特色与科研实力,共建特色课程体系,推动生命健康知识的普及与专业人才的培养。三是推进公益服务协同,共建社会志愿服务平台。通过红十字项目基地与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有机融合,构建社会实习、专题调研、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专业素养。
来源 | 广东省红十字会捐献管理中心
编辑 | 沈炎林、莫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