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肇庆主会场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其中,“青承廉脉·创变未来”——“小包”讲解员大赛2025年度总决赛在包公文化博物馆举行。
该活动由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与端州区教育局联合打造。现场共有28名中学生、小学生选手进入决赛,讲述包公故事,连接古今廉脉,畅想美好未来。
“小包”讲解员比赛中。卢舒曼 摄
“小包”讲解员比赛中。卢舒曼 摄
“小包”讲解员比赛中。卢舒曼 摄
“小包”讲解员比赛中。卢舒曼 摄
“小包”讲解员比赛中。卢舒曼 摄
“小包”讲解员比赛中。卢舒曼 摄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一口包公井,反映包公为民办实事的为官精神”“不持一砚归的故事,至今仍为肇庆人民津津乐道”……舞台上,28位小选手轮番上阵,用独特视角、童声童语讲述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包公故事,让人重温这位清官的千古佳话。
经过一个上午的讲解展示,比赛分别评出了中学组和小学组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中学组。卢逸轩 摄
中学组。卢逸轩 摄
小学组。卢逸轩 摄
小学组。卢逸轩 摄
自包公文化博物馆成立十年以来,“小包”讲解员队伍不断壮大,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历史与观众的桥梁。他们的努力与付出,让包公文化在肇庆乃至更广阔的天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年,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小包”志愿讲解项目,在中央社工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开展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中,入选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候选名单,成为肇庆市志愿讲解项目的先进代表之一。
2024年“小包”讲解员大赛小学组一等奖选手、肇庆市第十五小学三年级学生曾简对此深有感触。“我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包公刚正不阿的品格,让我懂得了‘讲解’并不是‘背稿’,而是用真情实感传递文化力量。我很开心,我是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曾简说。
通过比赛历练,曾简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大胆自信,从容应对各种讲解类、演讲类、主持类大赛或活动。她也经常回馆担任“小包”讲解员志愿者,用自身的力量为市民游客讲述包公故事,传递包公精神。
撰文:卢舒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