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优势“基本盘”,打好升级“主动仗”|聚焦民科园成立30周年

作者 谭超 2025-07-10 06:31

在白云电器数字化工厂,AGV小车穿梭的轨迹编织着智能制造网络;在全国最大香氛博物馆内,7000平方米展陈空间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我国传统产业尚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期,对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配置,必将在传统产业中孕育出新质生产力。民科园正围绕化妆品、服饰皮具、家居、食品、电气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四化”(“知识化”“数智化”“绿色化”“全球化”)转型。

向上攀高以核心技术构筑竞争壁垒;向新而生,用数字技术重塑生产逻辑;向绿而行,让低碳理念贯穿发展全程;向海图兴,让白云品牌扬帆世界。

广东正全面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作为“白云工业主战场”,民科园既要守住传统优势这个“基本盘”,更要打好转型升级这场“主动仗”。

从代工生产到品牌出海,从劳动密集到技术密集,从粗放发展到绿色集约,民科园聚焦制造业补链强链,全力建设全国民营经济改革创新示范基地。

打造“最强大脑”,白云品牌扬帆出海

中国美妆看广州,广州美妆看白云。白云区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化妆品产业基地,区内持证化妆品生产企业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省的40%、全市的70%。

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

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

面对化妆品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原料卡脖子问题,民科园打造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引进11家院校共建化妆品科技创新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拥有可投入转化的原料成果超过145款,能直接上市的超过100款,涵盖了美白、抗皱、修护等所有功效类目,助力企业新增销售额超过10亿元。

研究院集群的成立,不仅攻克关键技术,更让中小企业告别“单打独斗”,共享“最强大脑”的创新红利。

以知识力构筑品牌力,是产业升级的一体两面。“企业不仅要做好产品,更肩负着推动行业科普与文化传播的责任。”在广东雪蕾香氛文化有限公司市场品牌中心负责人翁彤看来,文化自信蕴含着巨大的品牌价值。

7000平方米的全球最大香氛博物馆正式开放。

7000平方米的全球最大香氛博物馆正式开放。

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香氛制造企业,雪蕾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今年,雪蕾总部回到白云,迁至民科园。7月9日,7000平方米的全球最大香氛博物馆正式开放,这是一个融合历史、原料、工业发展与感官体验的场景化互动展览空间,让更多观众认识感受香的文化。“文化+科技的融合,是民科园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佳诠释。”翁彤说。

单兵作战难以在全球化竞争中立足,白云区深谙“抱团出海”的力量。

为破解品牌国际影响力不足难题,民科园坚定推动化妆品产业“全球化”:连续两年承办“广州国际美妆周”分会场活动,组织企业“整船出海”亮相博洛尼亚美容展等国际展会,联合广州仲裁委、阿里巴巴、腾讯构建政企协同保护与监管模式,打造国内首个化妆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

民科园美丽健康产业园。

民科园美丽健康产业园。

如今,白云美湾品牌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丹姿、卡迪莲等老牌劲旅稳居国内主流美妆品牌;芭薇、优理氏等新锐品牌快速崛起,白云区化妆品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民科园正全力创建化妆品产业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让高品质的白云美妆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硬通货”。

数智化再造,绿色发展引领未来

在民科园,数字化与绿色化正重塑着传统产业的生产链条与发展逻辑。

在白云电器集团神山数字化工厂,AGV小车精准运输物料。依托数字化重构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了50%以上,成为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在彩熠智能灯光总部,巨大的机械手臂自动抓取、定位,将原材料精准送至各工序卡口。智能化示范车间试运营以来,产能提升了30%左右……

白云电器数字化工厂。

白云电器数字化工厂。

曾经,在传统产业领域,劳动密集型往往是制造业的标签。如今在民科园,数字化工厂已成为制造业的“标配”。全/半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全管理生产流程、自动搬运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随处可见。

转折点源于2017年白云与华为公司的战略合作,引入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白云的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兴起,中软、软通、安恒、广联达等科技巨头纷纷入驻民科园。

绿色化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十年间,白云电气科技大厦以超前的智能规划,持续的改造升级,被评为全国首批“零碳数智楼宇试点单位”。

“以科技赋能打造零碳数智楼宇,我们将持续引领低碳智慧楼宇与园区的建设潮流,成为绿色智慧能源领域的佼佼者。”白云电气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程咏斌介绍。

“数智转型,园区先行”,依据《广州民营科技园改革创新行动方案》所提出的“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构建高品质智慧园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要求,民科园正以高标准推动智慧园区的建设,打造“1+6+N”智慧化建设体系。项目入选2022年工信部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优秀案例,2023年被评为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城建”十大标杆应用场景。

白云电气科技大厦。

白云电气科技大厦。

民科园智慧园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园区及企业的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园区分布式光伏建成22万平方米。

以数字化重构生产链条,以绿色化重塑发展逻辑,民科园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

【记者手记】

融合之道:低成本与高品质完美平衡

能否提供充足的土地要素,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极为关键。

维高集团是从事汽车零部件研发及制造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14146万元拿下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地块,净用地面积73308平方米,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约170000平方米。“新的生产基地建筑面积大约是现在的3倍,预计业务规模会相应增加6-10倍,实际产值规模增加6倍,大约能达到60亿-100亿元。”维高集团总经理许悦松对未来充满期待。

对于中心城区而言,土地是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白云全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全市最大,根据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2022年全区建设用地达311.4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15.6%。白云区新增的工业用地,基本都在民科园一核三园范围内,由区投促局与民科园共同统筹谋划。

民科园“一核三园”发展布局图。

民科园“一核三园”发展布局图。

实施园区扩容提质是壮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2024年,民科园争取到百亿专项政策资金支持,推动5000亩改造范围近2500栋住宅征拆,预计将释放工业用地近1500亩。目前,白云区正全力推动民科园整体升级国家级高新区,扩大平台发展空间。

白云区坚持产业园区化、园区专业化,形成“大企业供地、中企业供楼、小企业供房”供应机制,对大企业提供连片产业用地,探索用地功能的弹性管控机制与“全链条保姆式”土地出让服务。中型企业可引导购置整栋产业用房,引导小微企业购置或者租赁厂房,探索供应“只租不售”产业保障房。

让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在民科园“一核三园”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民科园把空间红利发挥到极致。2024年,共推动修正药业、点都德、盛中电子等25个项目开工建设,报建量约225万平方米;推进银帝、纳金、宝绅、亿凯等27个项目竣工,竣工量180万平方米,带动固定资产投资167.1亿元,同比增长42.3%。累计出让产业用地18宗,总面积1093亩,建筑面积241万平方米。

魅视智能分布式产业中心。

魅视智能分布式产业中心。

2025年,民科园持续大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已顺利完成修正、乐禾、侨港等11个项目的推进工作,报建面积约86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的30%;推进启鑫、阿道夫、名花等12个项目竣工投产,竣工面积90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的45%。

生产力爆发的奥秘,藏在生产要素之中。依托厚实的土地“家底”,白云区全力打造“一园两城三都四区”产业平台,以民科园为主阵地,打造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得益于较低的生产生活成本以及地处广州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白云区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广阔的发展天地。

策划:龚晶 冯艳丹

采写/统筹:谭超

报道团队:谭超 黄楚旋 李鹏程

拍摄:石建华 谭札烽

供图:白云融媒体   广州民营科技园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