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满天蔽月光,
借一杯附荐凤台上……”
6月20日晚,
珠海高新区唐家古镇唐涤生大戏院
星光熠熠、粤韵悠扬,
“百年流芳,粤曲华章——
首届粤剧大师唐涤生作品珠海艺术荟”
在唐涤生故乡
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启幕。
首场活动——唐涤生经典作品展演
在唐涤生大戏院开演,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粤剧名家齐聚,
共同演绎唐涤生的经典作品,
为观众带来一场
酣畅淋漓的文化盛宴。
活动当晚,唐涤生大戏院华灯璀璨、高朋满座,欧凯明、蒋文端、琼霞、曾慧、崔玉梅、朱振华、黄伟坤、邓志驹、林颖施、胡梓琪、王志良、陈振江等十余位粤剧名家联袂登台,带来《帝女花》《紫钗记》《再世红梅记》《火网梵宫十四年》等唐涤生经典剧作选段。
演出现场,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粤剧学院与涤生艺术团带来的原创粤剧《得胜令》以激昂的旋律和气势磅礴的表演拉开了演出序幕。
深圳市粤剧团副团长、一级演员黄伟坤与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琼霞率先登台,带来《帝女花之庵遇》。他们凭借细腻的表演和婉转的唱腔,将长平公主与驸马周世显在庵堂相遇时的惊喜、悲戚等复杂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随后,香港演艺学院青年粤剧团正印花旦林颖施与香港演艺学院客座讲师王志良带来《再世红梅记之脱阱救裴》,一举一动把角色的勇敢与智慧展现得入木三分,叫好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粤剧学院院长、香山粤剧研究院院长邓志驹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林锦屏入室弟子胡梓琪带来的《紫钗记之阳关折柳》,将观众带入离别的愁绪之中,两人配合默契,把剧中角色分别时的不舍与深情演绎得丝丝入扣。
紧接着,广州市非遗青年传承人陈振江与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崔玉梅的《紫钗记之剑合钗圆》,将剧中两人重逢时的喜悦心情通过精湛演技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朱振华与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澳门“文化功绩勋章”获得者曾慧的《火网梵宫十四年之庵堂会》同样精彩,两人用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诉说着烽火中爱情的坚守,让观众深刻体会到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深情。
作为当晚的重头戏,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欧凯明与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蒋文端带来的《帝女花之香夭》将演出推向最高潮,“落花满天蔽月光……”熟悉的旋律响起,欧凯明与蒋文端凭借深厚功底,将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生死诀别演绎得凄美动人,全场观众沉浸在这段不朽的爱情传奇中,演出结束,掌声仍经久不息。
演出同步在唐家古镇时光广场进行实况转播,市民游客于古镇共享视听盛宴,一同领略粤剧大师唐涤生笔下不朽的经典,感受粤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演出结束后,古镇夜空骤然被绚烂光影点亮——“粤韵流芳・鸾凤呈祥”青鸾火凤凌空而起,流光溢彩的青红羽翼与粤剧元素交相辉映,为这场艺术盛会增添了兼具科技感与传统美学的注脚。
在现场观看演出的粤剧迷李先生
“这个演出活动安排得太好了,能现场看到这么多名家演绎唐涤生的经典作品,真的太震撼、太激动了!每一个唱段、每一个动作都饱含韵味,让我对粤剧艺术有了更深的热爱。”
在时光广场观看演出的王女士
“我平时对粤剧了解不是很多,但这次被深深吸引,没想到粤剧这么有魅力,以后一定会多多关注。”
本届艺术荟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珠海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珠海高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承办,珠海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协办,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活动特邀多位粤剧名家,以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戏剧曲艺协会、粤剧团队参与,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粤剧艺术的交融发展。
接下来,本届艺术荟还将相继举办粤剧艺术交流会、大湾区青少年粤剧展演、“粤剧之夜”跨界舞台、粤剧快闪巡游联动、“粤韵唐曲集”市集等精彩活动。活动期间,唐涤生粤剧艺术展同步在瑞芝唐公祠、粤影剧场开展。同时活动还联合珠海广电网络推出“粤剧精选”栏目,通过数字平台扩大辐射半径,让大家全方位感受粤剧的魅力。
首届粤剧大师唐涤生作品
珠海艺术荟活动安排表
游千年古镇,品岭南非遗;
逛大唐妙会,觅香山文传;
忆璀璨英杰,赏葳蕤芳华!
当《帝女花之香夭》的余韵
回荡在唐家古镇的夜色中,
这场跨越百年的文化对话仍在继续,
粤剧文化正以唐家古镇为原点,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沃土上
绽放新的华彩。
编辑:黄子洋
责任编辑:范鑫海
来源: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高新区商务文旅局、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高新建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