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莞出发,驱车近4小时,沿着沈海高速跨越300多公里,去往揭阳的村镇,这条路线是东莞对口帮扶揭阳工作队的“通勤”路,而这条路,吴康已经走了10年。
2024年7月,吴康由东莞市石碣镇选派,开启第四轮对口帮扶工作,至2025年已连续十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从仙庵镇口埔村到溪西镇曲溪村,从开辟葛根种植到荔枝林嫁接,吴康深耕在揭阳的农村一线多年,为村民谋福利,为村庄谋发展,为莞揭两地的共同富裕贡献着自己的汗水与智慧。
从口埔村开始的5年
“2016年4月25日,我非常清楚这个日子。”这是吴康第一次离开东莞赴揭阳扶贫的日子,彼时的他扎根东莞已近20年。
吴康是广东河源人,1997年来到东莞,在这里,他成家立业,奋斗多年。2013年,抱着响应扶贫国策、同时也是换个环境锻炼自己的初衷,吴康第一次报名加入东莞对口扶贫帮扶队伍,但很遗憾未能选上。
“当时我在同一个岗位上已经干了10多年,想出去看看,换个工作挑战一下自己。”吴康说。3年后,他再次报名,如愿成为东莞对口帮扶揭阳工作队的一员。
对于吴康这个决定,家人刚开始并不理解,潮汕一带对他来说相对陌生,语言不通,距离也远。
吴康要去的地方是东临南海的揭阳惠来仙庵镇口埔村,这里距离东莞超300公里,公共交通不易到达,需要驱车近4小时。
2016年4月25日,他说服家人,离开东莞去往揭阳,开启他履历中的第一次扶贫。
仙庵镇隶属揭阳惠来县,这里背靠山,东临海,海岸线长达8.7千米。位于镇区中部的仙庵镇,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属于典型的纯农村。
口埔村柠檬基地第一次采收时的喜悦场景。
口埔村柠檬基地第一次采收时的喜悦场景。
到仙庵镇不久,吴康很快感受到了语言交流的困难。有18个声母、61个韵母、8个声调的潮汕话与广东白话大不相同,当地村民在交流过程中时常突然兴起操回本地口音,让吴康一头雾水。
所幸当时和他搭档的仙庵镇委书记,以及后来在当地聘任的扶贫助理给了他很多帮助,让他尽快熟悉了仙庵镇的情况。
2016年,吴康到仙庵后,他严格按照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要求,首先开展了贫困户精准摸查工作。
吴康对照名单,逐一走访72户人家熟悉情况,经两轮入户核查与民主评议,确认了真正需要扶贫援助的45户家庭。
吴康说,“这些贫困户多为老弱病残。”针对45户贫困家庭中因病致贫占比超60%的现状,吴康分类施策,为10多个未办理低保的贫困户申请低保,帮助14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在他的努力下,仙庵镇口埔村贫困户认定精准度达到了90%以上。
此外,吴康也为口埔村积极谋划造血工程,实现长效扶贫。他在当地推动中药材葛根的种植,前后奔波了9个月,推动项目落地,用种植收益进一步助力贫困户的增收。
在仙庵镇口埔村,吴康耕耘了5年,圆满完成了两轮扶贫工作。而他并没有停下扶贫的脚步,2021年,他再次加入帮扶工作队伍,去往揭阳惠来县西南部的另一处村庄。
将东莞荔枝种在揭阳
2021年7月,吴康受东莞市石碣镇选派,担任揭阳市惠来县溪西镇曲溪村驻村第一书记,这是第三轮到揭阳惠来挂职帮扶,也是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第5个年头。
与仙庵镇不同,溪西镇以工业为主,广东省四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就坐落于此。位于镇区北部的曲溪村,因地势较低,每逢大雨便成泽国,曾取名澎湖,后因澎湖溪流弯曲,改名“曲溪”。
揭阳市惠来县溪西镇曲溪村。
揭阳市惠来县溪西镇曲溪村。
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国务院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吴康,工作重点也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
在曲溪村,吴康凭借多年驻村工作的经验,在当地规范制度、振兴产业、治理卫生,推动当地乡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吴康指导曲溪村党支部严格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修订村“两委”议事制度,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将土地流转、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纳入规范化流程。
在产业方面,吴康还着手推动了东莞荔枝在揭阳嫁接。
“我刚到曲溪村时,村里有近两千亩荒废的荔枝林,杂草比树还高”吴康说。2022年,他主动与对口揭阳帮扶指挥部、东莞市惠来商会、东莞壹浩农业有限公司等爱心单位,向曲溪村捐赠荔枝嫁接资金12万多元,在曲溪村建立起一个优质荔枝示范基地。
莞揭千亩荔枝嫁接示范基地。
莞揭千亩荔枝嫁接示范基地。
随吴康走进基地,可以看到荔枝树上皆有挂果,果实长势良好。目前,基地嫁接了20亩270颗东莞荔枝品种,包括冰荔、观音绿、岭丰糯、仙进奉。
为了种好这270颗来自东莞的荔枝树,吴康下足了功夫。嫁接刚开始的日子,他每天下地干活,剪枝叶、施化肥、打农药,并且主动向农业专家请教。“两年时间,把自己晒黑了一个度”吴康说。
优质荔枝示范基地推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的同时,吴康也在着手改善村落的环境面貌。
在荔枝林周围,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在曲溪村蜿蜒伸展,连接着家家户户,不远处的村前景观池、文化广场、卫生站整洁如新。 吴康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改善当地的乡村面貌,在他的努力下,2024年3月,曲溪村被命名为2023年广东省卫生村。
变化的村庄与不变的热忱
2024年7月,经东莞市石碣镇选派,吴康同志继续在揭阳市惠来县溪西镇曲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是吴康同志第四轮到揭阳惠来挂职帮扶,今年是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第10个年头。
谈及为什么愿意持续参与帮扶工作,吴康说:“我很享受帮扶成果带来的成就感”,他在口埔村和曲溪村着手推动的改变,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困难,最终实现,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这些都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曲溪村文化广场上的文化戏台。
曲溪村文化广场上的文化戏台。
在曲溪村的文化广场上,矗立着一座两层楼高的文化戏台,这是吴康为村民们谋划的多功能文化设施。无论是时常邀请潮汕剧演员过来表演,还是给村里的老年人跳广场舞,文化戏台为留守人口居多的曲溪村增添了不少热闹气息。
曲溪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春说:“自从吴书记来了以后,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发展劲头更足了,乡风民风也跟着变好了。”
连接着广场的小路另一头,有一所洁净的卫生室,这是吴康驻村后,推动的又一个改变。卫生室的唐医生告诉记者:“吴书记来之前,村子的卫生条件很糟糕,旧的卫生室每逢雨天就会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新的卫生室干净整洁,记者走访时,感冒的村民老吴正在椅子上打着吊瓶,老吴说,吴康书记来后,村里的卫生状况好了不少,看病也比以前更加方便。
东莞壹浩农业科技公司到曲溪村进行荔枝嫁接和技术指导。
东莞壹浩农业科技公司到曲溪村进行荔枝嫁接和技术指导。
这些认可是吴康持续扎根帮扶一线的动力。每逢暑假,他会带着儿女一同来到村子里,他指着村里新建的设施骄傲地对他们说“这是老爸干的”,儿女们兴奋的神情带给他十足的成就感。
十年,口埔村和曲溪村变化了,吴康也变化了。“变瘦了,脾气变好了,更沉得下心”他笑着说。未来,他还打算接着“沉”下去,有帮扶机会就会报名。在他看来,能够在乡村一线,用自己的能力实现莞揭两地的共富,是他作为一个干部的使命。
撰文:张帆 林海金
策划:戴双城
设计:钟雨晴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