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刊登《三级包保 交叉互学 主动预防,广东中山着力筑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线工作经验》,推广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中山经验,一起来了解~
三级包保 交叉互学 主动预防
广东中山着力筑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线
中山市有338家涉有限空间作业在册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行业洗水漂染、食品加工领域,该市地处沿海地区,夏季高温时段较长,有限空间在夏季更容易挥发有毒有害气体。同时,大部分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多采用外委作业形式,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风险较大。
面对这一情况,中山市应急管理局以新修订的《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规定》实施为契机,积极构建三级包保责任制度,打出行业互鉴、严格监管、全民宣教等“组合拳”,多措并举强化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化管理。
健全制度破解“责任空转”
走进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的1686个发酵罐、储罐全部实现“一罐三责”管理。“现在,每个储罐都有专属的‘安全管家’。从清洗作业到突发事件应对,都需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业监护人员、作业人员三方确认。”该公司安全总监介绍,建立三级包保责任制度以来,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多头管理却无专人负责的现实痛点,中山市应急管理局建立“主要负责人一监护人员一作业人员”三级包保责任制,督促涉及有限空间的企业对每一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都明确主要负责人、现场作业负责人、应急救援负责人并细化责任,将对应人员信息(含姓名、职务、电话)张贴在显眼处。
行业互鉴共享先进经验
为更好地吸纳其他行业监管经验,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中山市打破行业壁垒,推出“行业交叉学习”计划,组织住建、水务、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跨行业交叉检查学习。
“‘两把锁’非常实用。我们公司用上了之后,监护人员一把钥匙,车间主任一把钥匙,只有‘两把钥匙’同时在场,才能开始有限空间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中山联合鸿兴造纸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
2022年7月,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实施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两把锁”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点位非作业状态应全封闭围蔽并上两把锁,两把锁钥匙分别由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保管。
“行业交叉学习”计划实施以来,“两把锁”的安全管理经验被引入造纸行业。中山联合鸿兴造纸有限公司通过“监护+管理”双人验锁和开锁机制,实现作业许可和监护双重确认,有效降低有限空间无监护人员的风险。
强化宣教树牢安全意识
在黄圃镇腊味产业集群区,“大喇叭”安全广播每天四次准时响起,播放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小榄镇流动宣传车穿梭在工业园区,车载显示屏滚动播放有限空间作业警示案例;在大涌镇一家印染厂,员工若完成有限空间作业线上“云培训”即可参与抽奖……中山市积极构建立体化安全宣教矩阵,让有限空间安全知识“抬头可见、驻足可学”。中山市组织各镇街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人员,开展有限空间大喇叭警示宣传,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常识和应急救援知识宣传,增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中山市不断加强警示教育,在被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中山市三角镇某电镀厂召开现场警示教育会,从三级包保责任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有限空间应急救援等方面,对三角镇55家涉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现在,我们下罐作业前,总会下意识在脑海里过一遍‘有限空间七不准’,都形成条件反射了。”该电镀厂员工表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