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广东省新闻办召开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将于12月6—8日在粤港澳三地同步举办。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任海在会上介绍,中国科学院一直把参与大湾区科学论坛作为中国科学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自2021年起,中国科学院已经连续3届(2025年是第4届)担任大湾区科学论坛的指导单位。在本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继续担任论坛指导单位,并参与多个重点环节活动。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将发布中国科学院在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报告。据悉,中国科学院先后在广东布局了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今年将有5个投入运行,加速器驱动嬗变、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等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建设。这些大设施是支撑“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国之重器”,在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散裂中子源累计注册用户9200余人,完成268家单位的2285项实验课题,重点支持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新能源、磁性量子材料、高性能合金、高分子、信息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正式运行取数,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最近刚刚发布首个科研成果,即以最高精度证实“太阳中微子偏差”,进一步暗示可能有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现象。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学两个大设施在2024年12月正式启用后,已经开始在类脑智能、脑机接口、生物制造等领域发挥策源作用,为这些产业的培育壮大提供强劲动力。
同时,本届论坛将继续举办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本次对接会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广东省产业所需和中国科学院所能,在人工智能及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海洋牧场、生物医药、大科学装置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7个领域,邀请中国科学院下属33个研究所,共计123个重点项目参加对接会。
此外,中国科学院还将组织院属单位参与论坛活动,并主办一些分论坛和部分特色活动。例如,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主办的“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前沿对话”,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碳中和分论坛等。
南方+记者 任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