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22
视频丨江城区来了12支消防宣传服务队
清晨的菜市场里,柯文羡和队员们刚摆好消防宣传摊,商户们便主动围上来咨询;夜幕下的老旧小区,何礼嫦用阳江话和独居老人唠着防火家常;小区里,物业管家定时到电动车棚巡逻,确保充电安全……这些身影,正是江城区消防宣传服务队的日常,也是全民防火屏障里鲜活的力量。
今年以来,江城区以“警示+宣传”双线发力筑牢防火网,不仅印发火灾事故警示教育通知、启动“以案为鉴、现场教学”模式,更组建起1支区级、11支镇(街道)级消防宣传服务队。队伍里没有太多专业消防人员,更多是镇(街道)干部、村(社区)工作者、小区物业和企业志愿者这些一线消防宣传员力量,他们跟着消防部门学习专业知识,再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把安全常识送到街头巷尾。
烟火巷陌里的“流动课堂”
“姨,纸皮堆在通道会堵逃生路,得赶紧清走!”在阳江市老市区太傅路杂货批发街,江城区城南街道办事处应急管理办主任何礼嫦用一口地道方言,边帮商户整理杂物,边唠着防火常识。
这条街上的商铺多为老房子,货物堆得满、日常人流量大,曾是消防隐患的重点区域,如今却成了服务队“接地气宣传”的样板——今年初,江城区消防救援局联动城南街道宣传服务队,在街尾建起太傅路小型站,白天有人排查隐患,晚上有巡逻值守,让周边的商户安全感倍增。
“以前上门发资料,得塞个小礼品才有人停下来看,现在居民会主动拦着问‘灭火器怎么看过期’‘仓库起火先关电还是先灭火’。”何礼嫦说,街坊们的态度转变成了服务队跑遍街巷的动力。
10月21日,市区东风路石英街一家服装商铺发生小火情,火灭后,服务队立刻跟着消防人员召集周边商户、群众开现场警示会,把“线路老化要及时换”等知识点,结合火灾实际情况讲透。平时针对新都汇广场、大润发此类人员密集的商业综合体,以及小商铺、小作坊等“九小场所”,他们更会联合消防部门推出“四个一”宣传——一次隐患排查、一次知识讲解、一次设备检查、一次应急演示,像检查灭火器压力、提醒纸箱远离电灯、叮嘱“商铺别住人”这样的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为了让宣传“找得到人、听得进耳”,服务队还摸索出一套“错时工作法”。岗列街道应急救援服务室主任柯文羡说:“上班族白天不在家,我们就选晚上和周末进社区;乡镇里赶集最热闹,我们就带上海报、小册子去集市摆摊;休渔期一到,对岸码头停着近百艘渔船,怕连片起火,我们就支起24小时值守点。”
最让队员们觉得“值”的,是看到群众把消防知识用在了实处。
柯文羡记得,有次在菜市场宣传,一位老人主动凑过来说:“前几天邻居家小孩把钥匙插进插座触电,手指都烧了,消防安全真不能马虎!”更让他难忘的是,前不久某小区楼层失火,最先报警的是个独自在家的小学生,还照着学到的方法捂鼻弯腰快速撤离,邻居们都夸“这孩子肯定是听宣传听进心里了”——这“教科书式”的应对,正是“流动课堂”想教给每个人的安全课。
特殊群体的“安全守护队”
“阿叔,烟感器装上就放心多了,一会我再帮您看看厨房的电线,老线路就怕短路。”在岗列街道四围村的老旧民房里,队员们踩着凳子调试烟感器。针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消防弱势群体”,服务队专门推出“结对帮扶”机制,不搞花哨的宣传,只做实实在在的上门服务。
辖区里的养老院也是他们重点关照对象,柯文羡和队员们走遍了辖区每一家养老院。队伍不光给护工讲解“怎么引导老人弯腰捂鼻逃生”,还带着老人走逃生路线,轮椅怎么推、拐杖怎么拿,反复演练直到每个人都熟记于心;对独居在家的老人,更是细致到帮着清理楼道杂物、更换老化插座,甚至连阳台的灯泡都换成亮堂的,“老人眼神不好,灯亮一点,夜里走路不容易摔,也能少点意外”。
遇到小商铺里有行动不便或年纪较大的经营者,队员们总会多叮嘱几句“灭火器别堆在货物后面”“每天关店前检查电源”,用贴心提醒补上安全缺口。
进村宣传时,队员们还会“入乡随俗”。他们用阳江话跟村民拉家常:“阿叔,柴火别堆在灶台旁边,火星溅到就麻烦了”……没有生硬的术语,全是过日子的实在话,村民们听得认真,还会转头讲给家里人听。
小区里的“贴心防护员”
“以前业主嫌我们‘管得多’,现在常有人问‘什么时候搞消防演练’。”碧桂园钻石湾物业负责人朱亚飞笑着说,作为服务队的“社区搭档”,物业把消防防护融入日常:管家上门宣传、通过短信及业主群推送提醒,门岗错峰发放宣传传单,保洁员及时清理楼道杂物。
“为了应对常见火灾隐患,物业专门配备了水基型灭火器,以解决锂电池火灾难扑灭的问题;针对电动汽车使用率上升,物业近期也为十里江湾、智慧家、钻石湾三个小区各申购了一批灭火毯,灭火毯操作简单,厨房或电动车起火,直接盖上去就行,很适合小区的多个场景使用。”朱亚飞告诉笔者。
朱亚飞介绍,物业日常的安全隐患排查,更是不敢松懈。保安每天会随机抽查楼栋、地库的消防设施,测试喷淋管道水压、检查防火卷帘能否正常使用;每周会抽选区域测试消防供水,确保紧急时刻能“拉得出水”;每月9日还会组织全部门开展消防大排查。
“虽然小区内禁止使用明火及举办大型烧烤,但若是别墅区业主想在自家小院子举办小型烧烤,物业便会主动提供灭火器并提醒注意用火安全。”提及日常小区里的安全隐患,小区管家梁先生说道,尤其是在清明节或中元节期间,偶尔会有业主在楼道烧纸,触发烟感报警器,物业队员会在三分钟内“换装”,携带灭火器赶赴现场处理。“当时看见穿着防护服气喘吁吁赶上来的安保人员,业主都呆住了,连连道歉表示下次不再犯。”
江城区消防救援局消防员、区级消防宣传服务队成员李祖伦分享道,日常服务队会常态化开展宣传“五进”工作,每周定期开展2次进小区宣传活动,联合物业向业主传授初期火灾扑救技能。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活动中一个小孩面对消防员的提问对答如流,讲得还挺专业的。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今年秋季开学时,作为消防副校长的李祖伦在开展“开学第一课”时,小孩子很用心去听,把知识点都记住了,这令他感到挺欣慰。
一件件小事,都是江城区“警示+宣传”落地的最好证明——当“编外消防员”把安全知识种进群众心里,当专业力量与全民参与拧成一股绳,这座城市的防火网自然就织得密、守得牢。这股扎根基层的守护力量,让消防安全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也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策划:黄烈 南小渭
统筹:韦智锋 黄韬炜 巫雅柠
文字/视频:巫雅柠
图片:张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