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向前,“紫金大道”越走越宽广|紫金奋楫三年路⑧

作者 张浩森 2025-08-04 16:31

晨曦中的河源紫金产业园区,塔吊林立,钢架如林,德润钢铁生产线正吞吐着火红钢坯;龙窝镇的茶山上,茶农们背着竹篓穿梭于翠绿间,指尖翻飞采下每一片茶;蓝塘镇街头,改造后的圩镇客厅里,游客正对着全域旅游导览图规划行程……三年“百千万工程”的耕耘,让紫金这方粤北山城愈加焕发出磅礴生机。

站在三年初见成效的节点上,紫金正以产业突围为笔、改革创新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画卷中勾勒出更清晰的未来图景。

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开花

三产融合链动双百亿矩阵

清晨,紫金客茶谷内雾气缭绕,茶园与民宿相映成趣。游客王女士端着刚泡好的紫金蝉茶,望着窗外连绵的茶山感叹道,“以前只知道这里是茶产地,现在连茶文化研学、采茶体验都有了,孩子玩得都不想走。”这一场景,正是紫金推动“农文旅”三产融合的生动注脚。

在紫城工业园二期工地,施工车辆往来穿梭,这片总规划面积9.35平方公里的新片区,将重点布局新电子、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蓝塘产业新城,德润钢铁百亿级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其钢坯在自动化生产线的精准操控下,依次历经锻压、断切、拉直、打磨、轧制等诸多工序,最终成圈、成捆下线,整齐排列等待装车运送。

“去年底二期投产,公司可生产的产品种类大幅增加,通过节能降耗、工艺改进、超低排放改造等一系列举措,综合生产成本得以降低,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德润钢铁已成功推进二期项目,产能的提升,让企业开拓增量市场的底气更足,对于冲刺年度百亿目标也增添了更多把握。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已开始谋划三期规划建设,为后续更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未来三年,紫金将坚持“产业兴县”不动摇,持续打好产业建设大会战,力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均达5%以上,加快推动先进材料突破百亿产值,带动新制造、新电子等产业集聚发展。

农业领域,紫金将深耕“土特产”文章,以“茶”为核打造百亿级产业矩阵。目前,紫金县茶叶种植面积达8.5万亩,省级生态茶园增至29家,茶业经营主体超2200家。下一步,紫金将力争三年内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00亿元,带动丝苗米、柑橘、南药、禽畜等特色农业持续壮大,推动紫金从农业大县迈上农业强县。正如龙窝镇茶农黄伯所说,“以前卖茶叶靠天吃饭,现在兴茶旅,游客自己采茶炒茶,我们的收入翻了不少

文旅产业则瞄准全域旅游升级版。紫金县将充分挖掘本地红色革命、温泉康养、生态森林等特色资源,推动一批茶山变公园、变景区,持续擦亮“红色紫金”“温泉之都”“中国蝉茶之乡”等金字招牌,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县域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双提升”。2025年“五一”接待游客6.67万人次,同比增长93%,紫金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休闲目的地。

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

城乡共融提质改革破局

走在紫城镇的秋香江畔,新修的3.2公里森林步道蜿蜒向前,两岸绿植与亲水平台相映成趣。市民李阿姨每天都要来此散步:“以前这里杂草丛生,现在建了步道、装了路灯,晚上散步活动的人多了好几倍。”这种变化,源于紫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完善公共服务为切入点提质增效,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未来三年,紫金将聚焦“县城扩容提质”与“中心镇培育”两大抓手。在县城,总投资11.47亿元的“品质县城提升三年行动”进入收官阶段,新“三馆一中心”即将投用,港盛新天地大型购物中心正式开业,国际商贸城开工建设;同步推进的还有城西九年一贯制学校、紫城卫生院新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补齐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短板,用心用情关爱老弱病残、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更值得关注的是,紫金正探索“产、城、人”融合新模式——紫城工业园与城南新区通过金龙大道改造实现无缝衔接,县城聚人聚商聚产能力显著提升。

中心镇建设方面,蓝塘镇的“小城市”培育计划成效显著。作为全省城乡融合试点镇,蓝塘产业新城规上工业产值从2022年的56.7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7.25亿元,年均增长率11.6%,形成以德润钢铁为龙头的先进材料、新制造产业集群,园区产值和城镇价值全面提升。蓝塘镇在第一批省级典型镇建设中获评“好”等次。

与此同时,紫金持续巩固“4+30”省级典型镇村培育成果,扎实推进第三批省级典型镇村创建,加快“航天农旅·檬里飘香”“温泉康养·茶旅画廊”2条风貌示范带建设,通过“十带百坊千创客”行动和县镇村绿化工程,推动城乡人居环境实现大转变。

改革创新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紫金正推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蓝塘镇+全县”的“1+15”模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其中蓝塘镇全域土整正在施工项目8个,完成投资5460.86万元。全县宅基地优化宅基地审批管理流程,农民土地权益获得新保障。同时,紫金县统筹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任务,聚焦“人、钱、地”核心要素,不断增强县镇村发展内生动力。

为凝聚发展合力,紫金健全多元参与机制,充分整合省直纵向组团、深圳龙华、“双百行动”结对高校等帮扶力量,推动中铁广投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动员群众、外出乡达、工青妇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生动局面,朝着“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成效”目标加速迈进,奋力建设河源绿色崛起先行地。

撰文:张浩森 黄从高 甘建楼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