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街举行第三期“小小红色宣讲员”培育小组户外宣讲活动

怡景社工  2025-07-28 06:31

七月的广州,骄阳似火,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的热情。7月26日上午,景泰街第三期“小小红色宣讲员”培育小组的10位青少年带着学习成果与饱满热情,走进被誉为“绿色史书”的广州雕塑公园,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宣讲活动。他们将在前三次培训课程中掌握的宣讲知识与技巧,倾情运用于实践,在红色雕塑前自信发声,充分展现了景泰街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坚定决心。

本次活动在景泰街关工委、景泰街团工委的指导下,由景泰街社工站携手广州雕塑公园精心主办。在专业讲解员老师的引领下,学员们从北门广场气势恢宏的“华夏柱”出发,沿着精心设计的路线,途经展现羊城历史风情的“广州风情街”、开阔的公园大草坪,最终抵达“唐大禧雕塑园”。这条路线串联起的10座蕴含深刻历史意义的红色主题雕塑,如《艰苦岁月》、《欧阳海》、《微笑的马克思》等,它们如同一部立体的史诗,无声地诉说着不同时代的感人故事,深深震撼和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青少年。

活动中,10位小小红色宣讲员化身红色文化的传播使者,分别在选定的雕塑前驻足宣讲。他们用清晰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将雕塑背后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娓娓道来,将凝固的艺术转化为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这不仅是一次技能的实践,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这10位小小红色宣讲员,一同领略红色雕塑的艺术魅力,感悟那穿越时空、催人奋进的磅礴力量!

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汤若灵

广州雕塑公园《华夏柱》雕塑位于雕塑公园正门旁,五根花岗岩巨柱上镌刻的文字符号和图案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象征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刘梓潆

《艰苦岁月》雕塑由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创作,该雕塑以海南岛母瑞山艰苦斗争岁月中的琼崖红军为原型,生动展现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斗争中的光辉形象。

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何文宁

出于对英雄的敬仰,年轻的雕塑工作者唐大禧来到了衡阳,在欧阳海生前的连队体验生活,大胆创作了英雄临危不惧,扼住烈马的雕塑《欧阳海》。

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钟玥彤

雕塑作品《挑战》刻画的是没有双腿的人却要掷铁饼,这种悲剧性的顽强,失落后的抗争,是残疾人中的勇者,更是当代青年在矛盾、失望与孤寂中蕴蓄着十倍的张力去奋斗的心态的表述。

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旷宇韬

雕塑《广州解放纪念像》立于海珠广场中央,是广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广州解放于1959年塑造的,作者尹积昌。

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旷宇欣

雕塑《广州解放纪念像》立于海珠广场中央,是广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广州解放于1959年塑造的,作者尹积昌。

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吴嘉禾

该雕塑作者潘放表示,微笑,不仅仅是要表达马克思内心的喜悦,更是蕴含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生根发芽到蓬勃发展的美好愿景。

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何星宏

《大刀进行曲》是雕塑家潘鹤与梁明诚于1976年合作创作的大型铜质雕塑作品,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二十九军大刀队为原型,塑造了六位不同身份的抗战者群像,通过动态造型展现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

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蔡昕彤

雕塑作品《血肉长城》的造型视觉看点主要是表现和强化抗日战士从战壕飞身跃起,身上挂满了地雷和手榴弹扑向侵略者的瞬间画面,表现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来抵挡侵略者的钢铁战车,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中华长城,表达出中华儿女捍卫国家、寸土不让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

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王童琳

雕塑作品《长征》通过雕塑语言传递“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此次户外宣讲活动是景泰街“小小红色宣讲员“培育项目的重要实践环节。它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展示平台,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更让他们在沉浸式的环境中,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的磅礴力量,让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在心中深深扎根。下一步,景泰街社工站将继续深化“小小红色宣讲员”项目,开展系列专题培训、红色研学之旅等,进一步拓展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推动红色文化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来源:怡景社工

编辑 叶颖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