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河源市各县区围绕“百千万工程”持续发力,创新举措频出:东源县农业绿色发展案例获全国推介,紫金县百亿级工业项目加速落地,连平县鹰嘴蜜桃首次系统性进入港澳市场,龙川县电商培训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平县“民宿+文旅”激活竹产业三产融合,江东新区科技下乡推动“荔枝林下经济”提质增效。全市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创新驱动等生动景象不断涌现,展现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
东源县
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获全国推介
近日,《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天选地育稻肥循环勾勒“绿富美”田园画卷》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三批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成为我省唯一入选案例。东源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山区,拥有耕地28.8万亩,水稻种植主导下年产粮食超15万吨。针对传统耕作引发的土壤退化问题,东源县以实施省农业农村厅紫云英等绿肥种植社会化服务项目为契机,以万绿智慧无人农场为试点,创新“航天育种+绿肥循环”模式,打造全省首个紫云英智慧种植示范基地,通过融合航天育种、智能装备、精准管理等技术,“以地养地”实现土壤总养分提高21%,拓展紫云英农文旅产业链条,推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紫金县
“五个大抓”跑出高质量发展“紫金速度”
日前,位于紫金县的德润钢铁有限公司举行了“冶金技术研发中心”和“博士服务站”双揭牌仪式。该企业二期动工建设后,预计年总产值可突破100亿元,成为河源首家百亿级工业企业。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紫金县以“五个大抓”(抓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风貌提升、改革创新、社会力量参与)为总抓手,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紫金速度”。数据显示,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5年排名全市前列,GDP总量在全省各县区排名比2022年前移2位。2025年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数据的背后,是紫金县立足实际、创新求变的生动实践。
以产业发展为例,紫金县确立“工业立县、农业强县、旅游旺县”发展思路,构建协同驱动的产业新格局。以先进材料、新制造、新电子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强势崛起,以紫金蝉茶为龙头的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以农文旅融合为特色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全县规上企业数量攀升至57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从2022年114.81亿元到2024年133.76亿元的增长。尤为亮眼的是,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产值从2022年86.87亿元跃升至2024年116.78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成为县域发展的强劲引擎。
连平县
鹰嘴蜜桃迈入“4.0”时代
7月17日,广东・连平县鹰嘴蜜桃走进港澳专场品牌营销推广活动暨招商推介会在澳门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2025年连平鹰嘴蜜桃采购导图、连平鹰嘴蜜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授权企业、连平鹰嘴蜜桃出口基地认证名单,为连平鹰嘴蜜桃进入港澳市场提供了品质溯源保障。同时,粤港澳采购商代表与连平经营主体现场签约了产销协议,举行了“连平鹰嘴蜜桃港澳直通车”启动仪式,推动连平鹰嘴蜜桃首次系统性进入港澳市场,探索国际商机。
鹰嘴蜜桃在连平已有近400年的种植历史,种植规模达到8.8万亩,桃品质先后完成了“1.0”至“4.0”的迭代升级,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球名优水果”等重磅荣誉,年产值突破21亿元,成为连平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
龙川县
电商拓宽农产品进城通道
7月18日,龙川县鹤市镇助力“百千万工程”农村电商培训班在该镇乡村技艺研习所开班。鹤市镇乡村技艺研习所是集培训、实践、服务于一体的乡村技艺孵化平台,用于培育高效种养、绿化管养、电商营销等实用型人才群体。培训班上,讲师围绕短视频创作、实操、运营与直播演练等方面进行培训,旨在培养懂电商、会经营的本土人才,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同时,拓宽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让电商助优质农特产品对接广阔市场。
和平县
翠山竹海首家民宿开业
近日,和平县上陵镇翠山竹海民宿正式营业,成为当地竹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据了解,该民宿坐落在翠山村连绵竹海之中,目前可同时接待20余位宾客。现在翠山村共28户居民有意向开展民宿业务。未来,当地将依托翠山村生态优势与客家文化特色,打造集住宿、餐饮、体验于一体的翠山村民宿集群,以“民宿+文旅”模式带动村民增收。
在翠山村另一边,和平县绿竹强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笋干工坊内,一派繁忙景象。作为上陵镇建设“千亩示范、万亩经营”示范竹林项目的配套设施,该工坊年加工鲜笋50万斤,年产值约70万元,竹笋升值效果明显。同时,工坊通过“固定岗+季节工”的灵活用工模式,在春季采笋期创造季节性岗位100多个,有效带动竹农增收。
江东新区
科技下乡助力“荔枝林下经济”
近日,江东新区古竹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团队针对当地荔枝产业发展瓶颈,推出荔枝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活动,以科技助农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针对当地气候与荔枝林特性,专家团队提出要因地制宜优选耐阴性强、经济价值高的灵芝、黄精等品种、“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品种,还提出探索“林下药材+高端荔枝+观光采摘”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产业丰度,提升产业韧性,实现亩产收益翻倍。
整理:南方+记者 黄敏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