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投控集团旗下中山创投投资企业——湖南麦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济生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标志着这家创新药企迈入国际化资本市场新阶段。据悉,该项目为中山创投联合火炬高新区、翠亨新区共同组建的中山市生物医药天使基金成立后的首个投资项目。这一突破不仅将为麦济生物加速研发、拓展市场、引进高端人才注入强大动能,更成为中山以基金撬动产业升级的标杆案例,将进一步助力麦济生物落户中山项目加快发展。
麦济生物有完整成熟的研发团队与链条式技术支撑体系。 通讯员 中山创投 供图
麦济生物有完整成熟的研发团队与链条式技术支撑体系。 通讯员 中山创投 供图
加速核心管线临床推进与产业化建设
麦济生物深耕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领域,其自主研发的TEADA抗体发现平台拥有独特高效筛选能力,可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配合完整成熟的研发团队(成员多来自国内知名药企,拥有超过8年合作经验及丰富的新药开发经验)与链条式技术支撑体系(包括分子构建、蛋白表达纯化、杂交瘤筛选、药理药效分析、人源化、大分子药物分析、细胞株开发等平台),麦济生物已初步构建起丰富的研发管线;其中,首个自主研发的靶向IL-4Rα长效抗体药物MG-K10备受瞩目。
该药物已被证实具有治疗多种Th2炎症性疾病的巨大潜力,覆盖特应性皮炎(AD)、哮喘、鼻窦炎、结节性痒疹、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COPD等。其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和哮喘的Ⅱ期临床中已证实具备“同类最优”(Best-in-Class)潜质:在Ⅱ期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临床试验中,MG-K10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同时在Ⅱ期中重度哮喘临床试验中,MG-K10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尤为突出的是,与现有需每两周给药一次的抗IL-4Rα药物相比,MG-K10仅需四周一次的给药频率仍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MG-K10在特应性皮炎、哮喘及结节性痒疹的Ⅲ期临床研究正加速推进。
此次赴港IPO,是麦济生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麦济生物计划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全力加速MG-K10等核心管线的临床推进与产业化建设,谋划创新药商业化布局,并持续引进全球高端人才。企业若成功上市将显著提升其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其与国际药企深化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创造更有利条件。
麦济生物计划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全力加速MG-K10等核心管线的临床推进与产业化建设。 通讯员 中山创投 供图
麦济生物计划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全力加速MG-K10等核心管线的临床推进与产业化建设。 通讯员 中山创投 供图
10亿元基金撬动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升级
而对中山生物医药产业而言,麦济生物从中山市生物医药天使基金投资到冲刺IPO的推进,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作为承载这一关键投资的载体,中山市生物医药天使基金本身正是中山国资国企战略布局的重要成果。该基金于2024年12月11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正式设立,总规模达10亿元人民币,是中山国资首只生物医药天使基金,也是中山国资国企规模最大的一只生物医药基金。
该基金由中山创投、中山市创投母基金、翠亨集团、西湾投控、健康基地集团共同组建,旨在精准服务产业需求。其投资方向瞄准重大创新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紧密聚焦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4+4”重点发展领域(即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四大优势领域,以及细胞与基因、合成生物、脑科学、核药四大未来领域),通过多种方式补足产业短板,加速创新成果在本地转化孵化。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初创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天使基金的设立可以为企业提供早期资金支持,助力其快速成长,形成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中山市生物医药天使基金的设立,正是中山以基金撬动产业升级模式的生动实践。这一模式通过国有资本的前瞻性投入和精准赋能,有效吸引了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并快速成长。一个以战略性基金为纽带、以高水平产业平台为支撑、以标杆性龙头项目为引领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正在珠江口西岸加速崛起。
撰文:伍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