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詹险峰、胡艳、谢晓波、罗春
近期,广东省佛山市出现了一起由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7月20日,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7月19日,佛山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所有病例均为轻症,已有720例痊愈。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感染后,通常3-7天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明显的关节疼痛或皮疹;还常伴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倦等不适。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
专家提醒,三伏天通常高温高湿,为蚊虫滋生繁殖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广东等地存在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风险。鉴于该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防控关键在于防蚊灭蚊。更多关于基孔肯雅热的预防知识,一起学习下吧!
南部战区发布
主编:汪尚建 编审:蔡梦华 责编:卓玮重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