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播种乡间课堂,广东医学子在路上

2025-07-16 14:41

在驻西连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推动下,广东医科大学“微尘·心”公益团队于7月4日来到西连镇金土村开展以“微芒播爱·性育护蕾·心向童康”为主题的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为孩子们筑牢健康成长的防护墙。

在本次实践中,“微尘·心”团队深耕乡村教育需求,精心打磨特色课程矩阵。团队以“身心守护课程”为基石,为孩子们筑牢成长的安全屏障;以“文化艺术课程”为桥梁,带领学生领略传统文化魅力;以“科学实践课程”为钥匙,通过趣味实验与创新手工,开启探索科学的奇妙之门;以“成长赋能课程”为引擎,激发孩子们的无限潜能。课程将理论知识融入趣味实践,构建起覆盖身心发展、素养培育的立体教育网络。

防性侵教育课上,队员通过情景扮演、真实案例教孩子认清隐私部位,让防范意识扎根心底,为孩子筑牢成长“安全铠甲”。通过情景短剧、真实例子、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方式,队员帮助孩子识别危险,理解身体与心理变化。

队员给同学们表演童话小剧场。 韦晓楠 摄

队员给同学们表演童话小剧场。 韦晓楠 摄

急救知识课堂上,队员化身为“安全卫士”。通过模拟异物卡喉、溺水等场景,手把手教孩子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步骤,让“黄金救援分钟”不再陌生;护眼知识课带孩子探索眼睛奥秘,结合乡村用眼习惯,传授眼保健操、户外防强光技巧;口腔健康课用牙齿模型讲刷牙、护牙知识,还开展“牙齿大检查”,守护笑容里的健康。

同学们正在进行贝壳绘画。 黄美姗 摄

同学们正在进行贝壳绘画。 黄美姗 摄

绘画课堂打破传统,以“贝壳绘画”开启创意之旅。孩子们拾起形态各异的贝壳,用颜料赋予寻常自然物新生命;摄影课上,队员们手持相机化身“光影捕手”,将青春洋溢的笑脸都化作永恒的光影;普通话与甲骨文课双管齐下,前者纠正方言发音,后者解码古老文字,在横竖撇捺间触摸文化根脉。

“火山喷发+彩虹桥”实验点燃孩子好奇心,用醋与小苏打模拟火山喷发,借油水分层造彩虹,把抽象科学变直观;寄生虫、生命起源课程从微观到宏观,讲清“肚子里的小虫子” 危害,追溯生命诞生旅程,在孩子心中播下探索自然的种子。

此次课程,传递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温暖陪伴与成长启发,为乡村孩子绘出课堂外的广阔天地。

南方+记者 林露

通讯员 苏诗晴

编辑 龚钰坤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