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首例“冻卵”试管婴儿成功妊娠

作者 陈之瑜;黄剑琴 2025-08-01 10:50

近日,潘女士再次来到清远市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在超声检查中清晰听到了胎儿有力的心跳声,胎儿各项发育指标也显示正常。

这看似常规的一次产检,背后却是技术性的突破。几个月前,潘女士在清远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了“冻卵”解冻再移植,并成功妊娠,成为清远市人民医院首例通过冻卵技术成功受孕的女性。

这也是清远首例卵子冷冻复苏成功受孕的案例,实现了这一技术在清远辅助生殖领域“零”的突破。

突发情况下,“冻卵”解决难题

时间回到1月20日,清远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手术部像往常一样,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取卵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按照计划,潘女士将在当天9时接受取卵手术。

就在手术即将开始之际,潘女士的丈夫因突发紧急情况,无法按时到场取精。这一突发状况让现场的医护人员和潘女士都陷入了两难局面。

该院生殖中心胚胎实验室负责人颜秋霞解释,通常情况下,取出来的卵子需要在4小时内和精子完成受精过程,否则卵子就会老化,无法完成受精。

但如果就此放弃取卵,那么潘女士在这个促排周期里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面对这样的困境,潘女士不愿轻易放弃。

面对潘女士的特殊情况,主诊医生王秋香为潘女士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将取出来的成熟卵子暂时冷冻保存,待潘女士的丈夫方便取精后,再对冷冻的卵子进行解冻、受精,进而完成后续的助孕步骤。

在充分了解卵子冷冻解冻的必要性和风险后,潘女士选择了“冻卵”。实验室技术员采用先进的玻璃化冷冻技术,将潘女士当前周期获取的12枚成熟卵子成功冷冻起来。

该院生殖中心主任陈彩蓉介绍,“冻卵”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特殊的冷冻保护剂和快速降温程序,使卵子在-196℃液氮中保存。在冷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冰晶的形成,从而降低对卵子细胞结构的损伤。

一个多月后,实验室技术员成功解冻了这12枚卵子,并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进行受精,最终成功培育出2枚优质卵裂胚和1枚囊胚,冷冻起来。经过内膜准备后,冻融周期移植了1枚囊胚。移植后检查,潘女士成功妊娠,目前已孕16周,胎儿发育良好。

可有效保留女性生育能力

颜秋霞介绍,卵子冷冻解冻技术是辅助生殖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通过控制性促排卵的方式获取多枚成熟卵子,之后由实验室技术员使用特殊的冷冻保护剂,按照特定的降温程序,将这些卵子在-196℃液氮中进行长期保存。当患者有生育需求时,再把冷冻的卵子从液氮中取出进行解冻复苏,然后进行体外受精,形成胚胎后再移植回母体子宫。

这个“冷冻”再“解冻”听起来简单,实际上这一过程并非易事。卵子作为人体最大的细胞,含有大量水分,且细胞膜的渗透性较低。在冷冻过程中,容易形成冰晶,这些冰晶会对细胞内的纺锤体、线粒体、透明带等结构造成损伤,使得“冻卵”比“冻胚”难度更大。

不过,玻璃化冷冻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颜秋霞解释,玻璃化冷冻技术能让卵子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降温,从而确保卵母细胞内形成的冰晶最小化,大大减少了对细胞结构的损伤,显著提高了卵子的复苏率和受精率,进而有效提升了“冻卵”复苏后的妊娠率。

陈彩蓉介绍,就目前情况而言,冻卵技术主要适用于两类人群。一类是像潘女士遇到的这种情况,在进行试管婴儿助孕时,取卵当日男方出现取精失败,或者因其他各种原因无法取精;另一类是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的肿瘤患者,因为放疗和化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可能会对患者的生育力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这些患者可以在接受治疗前,通过冻卵技术保存自己的生育能力,待肿瘤治愈后,再将冷冻的卵子解冻进行辅助生育。

清远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早在2023年就开始筹划开展这项新技术,实验室技术员积极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经验,并利用废弃卵子进行反复练习操作,不断优化技术流程。该新技术得到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松教授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欧阳能勇教授的指导。如今,实验室技术员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这项技术,为患者提供成熟的“冻卵”服务。

清远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在人工授精及试管婴儿技术领域已经发展了十余年,技术成熟,成功率稳定。截至2024年底,共实施了试管婴儿技术9000余例,分娩健康婴儿5000余名,让清远地区及周边地区众多不孕不育患者在家门口实现了生育梦。此次首例“冻卵”成功妊娠,标志着中心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迈向了新高度。陈彩蓉表示,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应用,未来将能为更多女性在特殊情况下保留生育的希望。

文/图:陈之瑜 黄剑琴 通讯员 彭可明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