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樟木头镇党委坚决贯彻
省、市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部署
以党建为引领
凝聚群众、企业家、志愿者等社会力量
构建起立体化防控网络
全力筑牢蚊媒传染病防线
01
党建力量沉底攻坚
筑牢社区防控堡垒
樟木头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迅速启动平急转换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动员到位、第一时间将资源投放到一线,包片到位、不留死角,切实筑牢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镇领导班子挂点包干
全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下沉9个驻点社区,靠前指挥,统筹协调驻点团队成员、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现场督导老旧小区、城中村等薄弱区域,带头参与开展“翻盆倒罐”清积水行动,形成“领导包片、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协调解决社区蚊媒传染病防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机关企事业单位精准下沉
结合“大党委”“双报到”等工作机制,引导樟木头镇1297名在职党员组建党员突击队,集中参与防蚊灭蚊工作,认领76个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大力宣传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动员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防蚊灭蚊工作积极性,上门引导居民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做好个人防护及家庭防蚊灭蚊,构建群防群控严密防线。
社区党组织持续攻坚
累计出动1508人次对辖区内的学校、养老机构、农贸市场、花园小区、建筑工地等场所常态化开展积水垃圾清理和消杀工作。同时,通过发放、张贴传单,利用led屏、微信公众号、走街入户等方式有效搭建“线上+线下”的宣传引导。
市直机关党支部“结对帮村”
市委军民融合办、市水务局等11个市直机关党支部组织10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清积水、灭蚊虫”活动,指导社区规范建立防控档案,推动防控工作标准化、常态化,为樟木头镇防控提供精准支持。
02
两新党组织主动担当
拓展防控覆盖维度
樟木头镇两新党组织充分发挥 “阵地在基层、触角在一线” 的优势,通过在全镇两新党组织发出倡议书,累计发动党员志愿者500余人次,协助各社区对18个重点区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多元联动,织密防控网络
深化“社区党组织+两新组织+市直机关+网格员”四级联动机制,划分6个责任片区,采取“分片包干+重点攻坚”模式。联合市委军民融合办、市水务局等11个市直机关党支部组建9个攻坚专班,地毯式排查教育片区、老旧围村等关键区域,清理孳生地432处、清理风险点161个,建立动态风险台账,为降低蚊媒传播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医防融合,创新专业赋能
石新医院党支部依托“先锋书记工作室”先锋力量,搭建“预防—消杀—宣传”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将蚊媒疾病诊疗知识纳入全科医师培训课程,组织感染科医生下沉社区开展专题培训2场,覆盖医护及居民300余人,实现“专业防控”与“群众参与”有机结合。
03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凝聚全民防控合力
樟木头镇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蚊媒防控工作,通过积极发动楼栋长、学生、民兵等群体共同参与,清理积水容器、发放宣传资料一批,覆盖群众超1.2万人次。
乡贤聚力显担当
樟罗社区组建“防蚊领航队”,联动企业捐赠环保灭蚊设备,带动乡邻清理房前屋后积水、翻盆倒罐,协调解决老旧院落排水改造等42个难题,以“老熟人拉家常”模式,引导群众自觉落实防护措施。
青春力量展作为
充分利用暑期实践契机,引导120余名本地大学生原地担任志愿者,主动参与社区防控清理工作,协助指导居民正确使用灭蚊工具,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官仓社区通过“百千万 莞一夏”暑期活动开展趣味科普,由青少年担任家庭“防蚊宣传员”,提醒家长定期清理阳台、花盆等孳生地,形成“童行共治”的家庭防控链。
民兵先锋勇攻坚
民兵队伍发挥力量优势,深入老旧巷道,动员居民共同清理院落闲置容器,协助清除难度较大的积水点,高效解决了基层卫生死角问题。同时聚焦工地、废品站、荒草地等重难点区域开展集中消杀,以快速响应和集中作业夯实防控实效。
楼栋管家细排查
房管所联动小区物业,发动楼栋长、党员担任“防控网格员”,每日巡查楼道、车库等公共区域,敲门入户动员业主自查清理隐患,对老年住户提供清理帮扶,筑牢住宅小区防控“最后一米”。
樟木头镇将继续激发多元主体活力
让 “防蚊墙” 越筑越牢
切实守护群众健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