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小案引全网超2000万关注!广州南沙以法治之优汇八方众力领发展之先

作者 张翊伟 2025-07-18 14:47

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有关企业员工“工作超8小时闭眼3分钟被开除”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在全网引发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数百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转发评论,全网阅读量超过2000万次。

该案件中,涉事公司被判赔偿该员工近5万元,全部诉讼请求被驳回,南沙法院的判决结果,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让大量网友纷纷点赞“判得好”。

这样一宗全网关注的小案,正是南沙深刻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缩影。今年以来,锚定广州“未来发展核”,南沙胸怀鲲鹏“图南”之志,开发建设全面铺开,特别是今年3月以来,由南沙区人大常委会、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市场监管、政务数据、综合行政执法9个单位组成的“图南九子”,集成发布近百条创新举措,覆盖立法、执法、司法、服务全链条,推动当地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迈上新台阶。

从企业感受“柔性执法”的温度,到芬尼科技体验“一天完成审批”的速度;从“区镇联动”破解项目落地难题,到“九部门协同”构筑法治屏障……南沙以“图南九子”为核心抓手,将制度创新与服务升级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全周期保驾护航,让这片“湾区之心”成为滋养新质生产力的沃土,也推动当地发展持续向好。

上半年土拍面积广州第一,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增幅达24.6%,增速领跑全国沿海主要港区……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南沙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强化,各方看好南沙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镇街拼经济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正以法治之优,汇八方众力,领发展之先。

法治护航有力度更有温度

“南沙的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这次经历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法治营商环境的暖意。”在南沙区市场监管局,一家企业负责人手持印有“服务热情,柔性执法”的锦旗感激地说。

这家企业曾因相关产品问题面临处罚,执法人员在普法教育的同时,综合考量其积极配合、无主观恶意、违法行为轻微且经营困难等情况,依据“过罚相当”原则实施减轻处罚。这正是南沙区“柔性执法”的鲜活实践,也是“图南九子”中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深入开展学习教育以来,南沙区着力推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企业、深入企业,通过“南沙企业日”座谈会、“千企万户大走访”摸清企业需求,形成“主动作为清单”,以过硬作风切实增强暖企安商主动性、精准性、实效性,持续为企业打“雨中伞”、送“雪中炭”。

“现在检查明显少了,今年仅迎检1次,全程不到1小时,执法人员始终以帮企业解决问题的态度开展工作,值得点赞。”广州中精铝合金有限公司负责人伍思宗说,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行的“亮码入企”和建设工地“一表通查”机制,让执法更规范透明,切实做到“无事不扰”,企业生产安心指数更高了。

审批改革提速度更提信心

“真是太高效了!原本以为审批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没想到采用告知承诺制当天就获批,至少缩短60天开工等待期。”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拿到审批文件时的兴奋,道出了对南沙效率的认可。

在“图南九子”的协同框架下,南沙区将审批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用制度创新打破壁垒,让“数据跑腿”代替“企业跑腿”。

南沙区政务和数据局牵头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汇聚超4500个政务服务事项,部分诉求最快当日解决。当芬尼科技提出增资扩产诉求后,“图南九子”中的审批、住建、投促等部门与项目所在地大岗镇迅速启动协同机制,召开多部门协调会,将审批流程清单化、责任化,专人专班“手把手”指导企业编制方案,实现“网上提交、数据跑腿”。

今年以来,南沙区政务和数据局依托“办不成事”反映机制及“交地即开工”6.0、“交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机制,累计服务185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建设规模约1830万平方米,投资额约2723.07亿元。其中,49个产业项目依托“竣工即投产”模式,实现竣工与投产无缝衔接,累计验收面积约245万平方米;12个项目借助“产业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并联、小围合”审批实施方案,成功解决预售证办理、联合验收、既有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审批过程中企业遇到的难题。

芬尼科技的“极速审批”体验并非个例。南沙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减少非必要材料、全流程电子化办理等系列措施,将行政许可类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再压缩90%以上。同时,打造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与许可事项“一站式”集成服务,令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目前,市场监管领域的非现场核查类1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核查类3到5个工作日内完成。

今年以来,在南沙区市场监管局的助力下,广东三元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百胜餐饮(广东)有限公司等14家大型连锁企业、3家连锁有限公司快速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批时限均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实现“开店1日拿证”。

服务靠前增活力更增动力

一家港资企业计划开展鲜果及液氮榴莲连锁销售,并推广马来西亚榴莲树“认养”模式,驻点律师针对其法律疑问,量身打造包含特许经营备案、合同合规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的服务方案,形成可复制的“法律+商业”范式。这种精准服务不仅解决了企业实际困难,更吸引多家港澳台初创企业扎根南沙。

制度创新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加法”和经济发展的“乘法”。

在优质营商环境滋养下,南沙区2024年有效高企总数1310家,增速居全市第二,规上工业企业从2024年的765家增至800家。2025年第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7%,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8%,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7月17日,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又迎来一针强心剂。《广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正式发布,围绕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投资贸易环境、政务服务环境部署30项年度重点任务,为企业送上105条具体措施的“大礼包”。

《清单》明确将持续构建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围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优化法律服务等方面,提出18条措施,包括加快推动《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落地等,为企业服下法治“定心丸”。

接下来,南沙将继续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大力抓营商环境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稳商安商等方面,提供更加精细、更加便捷的保障措施,多管齐下打造“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真心诚意服务企业家”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扎根、舒心发展。

同时,南沙还将持续大力整治破坏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支持产业发展”的氛围,真正将“企业和企业家是南沙发展的第一资源”理念落到实处。

南方+记者 张翊伟


编辑 叶颖诗
校对 马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