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曼谷,热浪与商机交织。2025亚洲时尚(泰国)展现场人头攒动,20家东莞本土服装企业成焦点,“东莞制造”的服装服饰吸引众多国际买家驻足。
回首往昔,东莞服装企业长期处于被动“等订单”的局面,现借“粤贸全球”东风,主动扬帆、精准抢滩东南亚新兴市场。从“借船出海”的代工时代,到如今“造船出海”的品牌远征,东莞服装军团正抱团出海,在国际舞台锋芒初露,重写“东莞制造”的出海叙事。
莞企掘金东南亚
展会意向订单突破500万美元
在曼谷国际贸易会展中心的“莞货莞品”展位前,工作人员将清水泼向一件深灰色毛衣,水珠如同落在荷叶上般迅速滚落,衣面瞬间恢复干爽。“这是我们的防泼水技术,同时兼具防污和透气性。”东莞市三德服装有限公司(下称“三德服装”)负责人邹振生手持样品,向围拢的泰国客商比划着,现场接连响起赞叹声。
邹振生介绍,企业参加此次展会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东南亚市场、寻找海外客户。三德服装2013年起家于东莞市常平镇,主要生产针织毛衣服装,承接国内外订单,远销欧洲、日本等高端市场。
“这是东莞服装军团集体‘出征’东南亚市场的缩影,东莞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组织的20家参展企业,涵盖了服装服饰、箱包鞋帽、辅料配饰等多个品类。展会期间,协会还特别策划‘莞货莞品’专场推介会,为东莞企业搭建了更好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东莞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乔荣介绍。
“莞货莞品的全球亮相,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缩影。东莞企业带来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莞货莞品’赢得国际市场青睐的关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李文锋表示。
不远处的东莞市安德制衣有限公司展位,高级业务主任张勇正与泰国经销商在洽谈桌前交流,桌上的样品册一页页展示着环保面料制成的休闲装。“我们企业7 天就能完成服装打样到出货的流程,而面料上乘、快速反应、柔性生产,这些都是东莞服装工厂吸引国际买家的关键所在。”张勇表示。
“东莞的服装设计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模仿,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与国际视野的结合。”缅甸服装制造商协会执行会长Mr. Thein Pe Win对莞货莞品称赞道。
这场热闹背后,是东莞服装从“等订单”到“抢市场”的主动出击。曾经靠代工“借船出海” 的他们,如今带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闯海外市场。
据了解,此次东莞参展企业通过新品发布会、一对一商贸配对等活动,重点开拓东盟自贸区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目前,已有多家东莞企业与泰国本土经销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预计展会促成订单交易额超500万美元。
千亿级服装产业厚积薄发
东莞时尚话语权加速提升
T台上,剪裁精妙的时装、融汇古今的国潮设计、兼具动感与美学的运动装备,模特身着“东莞智造”的服饰款款走来,向全球买家展现东莞制造的时尚美学与产业的硬核实力,这一幕,正是东莞服装产业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的生动缩影。
“借助亚洲时尚展这一国际化平台,东莞服装企业展现了在面料研发、智能裁剪、柔性生产、品牌孵化上的多方面优势,亮出了产业30余年积累的深厚家底。”东莞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乔荣表示。
来自东莞市大朗镇的服装人汪女士,其企业产品在本次推介会T台上大放异彩。谈及收获,她难掩兴奋:“短短三天展会,我们已对接近200个意向客户,预计转化率可达60%~70%,订单额有望突破300万美元! 这让我们真切看到了东南亚市场的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展会也让全球客户看到了东莞制造从‘幕后’到‘台前’的蝶变。”
据了解,汪女士所在的东莞创点服装有限公司,正是扎根于东莞市大朗镇这一全球毛织产业重镇。公司专注于针织服装生产,拥有超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与先进生产线,日产能超3000件,年产能可达120万件。
作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东莞纺织服装年产值超千亿,孕育了众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自有品牌,如“以纯”“都市丽人”“小猪班纳”等。
以大朗镇为例,其有着“世界毛织之都”的美誉,拥有超2.8万家毛纺织市场主体和20余万名从业人员,年产毛衣高达9亿件。数据显示,大朗镇毛织全产业链年交易额超720亿元,其中仅纱线行业年交易额就超过350亿元,大朗毛织已成为全国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产业集群之一。
东莞服装产业的另一重要力量,来自虎门镇,其表现同样“虎虎生风”。虎门拥有服装服饰生产企业近3000家,总生产面积251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20万人,年工业总产值约438亿元。
虎门去年成功举办了世界服装大会、第27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大湾区(虎门)时装周,实现会、展、秀、赛全方位联动,吸引20国嘉宾参会以及国际知名设计师齐聚。
东莞服装产业依托千亿级产业规模优势,形成了虎门女装、大朗毛织、厚街鞋业、大岭山箱包等产业集群。东莞正以“制造美学”新范式重塑全球时尚产业格局,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时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重构时尚产业生态圈
位于虎门镇的衣针衣线5G中央工厂(下称“衣针衣线”),正是这一转型的生动缩影。接入服装订单、AI自动排产、面辅料仓调配,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衣针衣线内部就像有一位智慧“指挥官”,构建了适应快时尚“小单快返”需求的智能化生产体系。2024年,衣针衣线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产品主要通过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销往欧美市场。
衣针衣线的转型升级步伐不止于此,其正在打造的虎门快返智造中心,总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定位为世界级柔性供应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内部规划超大智能车间、智能裁剪中心和智慧仓储等先进设施,未来或将成为东莞对接全球时尚产业链的重要接口。
单个企业的突破只是冰山一角,产业生态的构建正在全域铺开。今年3月,两大关键项目相继落地东莞。“新华新媒国际电商与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服装电商运营中心”专攻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传统服装产业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
“从简单生产加工到设计研发、品牌孵化,东莞已构建起完整的时尚产业生态链。如今的莞货莞品,是东莞制造美学转型的成果集中展现。我们早已不再满足于‘代工’角色,而是以原创设计、绿色科技、文化融合为核心竞争力,构筑起核心竞争力,向全球输出‘东莞标准’。‘莞货’代表品质保障,‘莞品’诠释美学价值。东莞制造始终以国际标准锻造产品,用时尚语言讲述更精彩的东莞故事。”东莞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乔荣表示。
企业声音
东莞国风服饰“圈粉”泰国
借文化软实力叩开东南亚市场
东莞市木棉道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爱东
站在2025亚洲时尚(泰国)展的T台旁,看着木棉道的服饰在灯光下流转,我心中满是激动。
作为一家从东莞虎门起步的国风服饰企业,这是我们企业首次走出国门参加展会。我们将东方美学带到国际舞台,与亚洲乃至全球的时尚爱好者分享,这是木棉道的荣幸,也是东莞本土服装企业“走出去”的一次生动例证。
从珠江口岸到湄南河畔,我们东莞国风服装品牌能打动人心,靠的是骨子里的传承与创新。如今的服装消费已进入“文化消费”时代,我们从传统东方美学中汲取文化养分,又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共鸣,也赋予国风服饰符合当代审美的现代时尚表达。
本次出海泰国,我们携带了木棉道的经典系列,涵盖手绘系列、蓝棉系列等。这些服饰专为热带气候设计,透气性极佳;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手绘图案与绣花纹样,传递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款式上主打连衣裙、半裙、上衣等基础款,适配大众身材,普适性强。此次出行,一方面是为了深入了解东南亚市场,另一方面也希望与同行加强交流。我们的目光始终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更渴望让世界见证中华服饰的独特底蕴。
作为东莞孕育的国风品牌,我们深知肩负的文化情怀与责任。我们将继续潜心打磨设计,不断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与价值。我们立志于引领改良传统服饰的穿着潮流,让国风之美融入现代生活。
大美不宣,大境若谦。我们坚信,一件衣服承载的不只是美,更是文化的传承与担当。更深远的愿景,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服饰,激发国民乃至世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专家解读
粤贸全球引航出海
东莞服装向智造美学升级
东莞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乔荣
本次东莞服装企业集体亮相2025亚洲时尚(泰国)展,是落实广东省“粤贸全球”战略及东莞市“五大领域企业出海计划”的重要实践。
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中国、泰国、缅甸、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企业参展,共同呈现亚洲时尚产业的多元活力。
东莞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组织20家本土企业参展,展品涵盖服装服饰、箱包鞋帽、辅料配饰等多个品类。参展期间,企业平均接触客户数十家。与去年参展情况相比,今年参展规模更大,而且首次增设“莞货莞品”推介会,通过动态走秀展示服装,直观吸引客户前往展位洽谈。
服装不同于电子产品,需要视觉化呈现,而T台走秀能高效触发客户兴趣。借助这一国际化平台,我们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东莞服装产业深耕三十余年的制造底蕴与设计实力,更精准对接了东南亚市场年均 12% 的消费增长需求。
展会期间,东莞展团动态发布的 50 余套原创设计作品,生动诠释了 “东莞智造美学”。这些作品融合面料研发创新、智能裁剪技术、柔性生产体系及品牌孵化能力,集中展现了东莞从传统代工基地向“制造美学之城”转型升级的全链条竞争力。
依托亚洲时尚(泰国)展这一东南亚时尚产业枢纽,东莞服装服饰产业成功叩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大门。未来,东莞将持续以“制造美学”为引领,深化产业链创新,强化品牌全球化运营能力,推动更多莞企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品牌”。
记者手记
一针一脚里的出海路
曼谷的夏天闷热潮湿,国际贸易会展中心的玻璃幕墙映出来来往往的人影。东莞展团的摊位前,做了服装近二十年的徐爱东正弯腰整理一件手绘国风半裙。从虎门服装工厂到品牌登上东南亚的展台,东莞服装人的足迹,她再熟悉不过。
时针回拨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的东莞服装厂里,缝纫机声日夜不息,工人在布料堆里摸爬滚打。从贴牌代工到自主设计,从“世界工厂”到“制造美学之城”,东莞服装企业的路是针脚密缝出来的。
“抢订单”的基因刻在骨子里。展位上,徐爱东亲自当起“推销员”,抓起一件绣花旗袍向泰国客商介绍。她身后,东莞企业带来的服饰被东南亚采购商围得水泄不通。一位做了三十年外贸的东莞老板告诉我:“早年跑广交会,我们扛着样衣挤绿皮火车;现在‘粤贸全球’展会上,主动出击的劲儿一点没变。”
“莞货”出海,靠的不只是情怀,而是强大的生产“硬实力”这次组团出海,二十家东莞服装企业清一色带着独家特色设计,木棉道的国风连衣裙、创点服装快时尚风格上衣、安德制衣的泳装、印客服装的POLO衫、三德服装的品牌毛衫……以前是客户给设计图纸让工厂生产,现在是东莞企业捧设计等客户挑,让他们挑款式、谈合作。
设计总比市场快半步,这正是莞商主动性的写照。电商刚兴起,他们就开起天猫淘宝店;东南亚市场升温,他们便将抢先“走出去”布局海外市场。务实肯干的底色、主动出击的锐气、吃苦耐劳的韧劲,他们从不等风来,而是主动造船扬帆出海,在浪潮中抢占先机,把对趋势的预判化作实打实的行动,尽显东莞服装人的魄力。
撰文:官小群 戴双城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