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绘、直播、夏令营……珠科学子到云浮乡村助农展担当

作者 陈玮琪 2025-07-23 08:30

近日,珠海科技学院乡韵探索实践队深入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通过绘制墙绘、直播助农、举办夏令营、调研乡村发展等,将自身专业所长运用到基层乡村,展现珠科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担当。

艺术助力,以多彩墙绘扮靓乡村

在安塘街道红营村,珠海科技学院乡韵探索实践队以艺术助力,完成了两幅墙绘,为乡村文化添了一份活力。

一幅墙绘主题为“党建引领,青春赋能”,结合“听党话·跟党走”和“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等标语,凸显青年力量与乡村振兴的联系。

另一幅墙绘则聚焦产业振兴,以“一片凤梨田,造福一方人”为主题,画面中,蓝天绿野间,村民在凤梨田劳作,展现了安塘街道发展特色农业的成果。其中,明快的色彩更传递出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理念。

直播推介,助特色农产品“出圈”

在安塘街道的电商直播间,珠海科技学院乡韵探索实践队联合广东财经大学四叶耘乡实践团,双方学子化身“助农主播”,在镜头前热情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红营茶的醇厚源自高山云雾,树仔菜的鲜嫩得益于本地水土,无花果的清甜饱含充足阳光,金钻凤梨的多汁凝结果农辛勤……

截至目前,珠海科技学院乡韵探索实践队已成功举办助农直播3场,不仅展示了安塘特色风物,更有效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和知名度。据统计,3场助农直播累计吸引超5000人次观看,获赞近20万次,预热视频浏览量超14万,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200余件。

珠海科技学院乡韵探索实践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该校学子响应省“百千万工程”号召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深入乡村一线,运用新媒体技能服务地方发展,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助农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为当地特色产业注入新活力。

五育润心,以夏令营丰富孩子假期

“我们了解到,以前每到暑假,安塘街道的孩子们会缺乏系统的艺术教育和深度陪伴。”珠海科技学院乡韵探索实践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回应这份需求,实践队连续两年在当地举办夏令营,今年还创新推出“七彩石光·筑梦安塘”夏令营,以美育为核心,融合德智体美劳,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多彩的夏天。

夏令营期间,实践队队员带领孩子们在石头上绘画、体验打击乐节奏、学习舞蹈、参加AI职业启蒙课,还在凤梨基地立起独立设计的牌匾。结营时,实践队队员还联合“下小白咖啡屋”举办了温馨的结营音乐会,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此次夏令营时间虽短,但惠及了100多名安塘街道的孩子,以艺术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而孩子们的快乐和家长们的赞许,都印证了夏令营的成功。

调研乡村,听返乡青年的创业故事

入驻安塘街道期间,珠海科技学院乡韵探索实践队还深入安塘村、红营村和下白村,聚焦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广和青年返乡创业现状,展开深入调研。

在安塘村凤梨基地、红营村的茶园和树仔菜基地,实践队队员通过实地走访和访谈,详细了解农产品的产量和销售情况,发现存在形式单一、深加工不足、品牌认知度低等情况。

针对三种产品的不同问题,实践队队员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研发凤梨酥、凤梨干等衍生品;设计“红营古茶”品牌故事,推出“一茶一故事”系列包装,将茶叶与云浮禅文化结合,打造“禅茶一味”文化IP;开发树仔菜煎饼、树仔菜沙拉等网红菜谱等。

在下白村,实践队队员走进由猪圈改造的“下小白咖啡屋”。“选址改造仅用六天,但前期花了数年时间调研乡情、对接政府和学习模式。”主理人古纪莹强调,青年返乡创业需做好充分准备,包括了解市场、树立品牌、寻求政府合作等。

据了解,许多青年返乡既有家乡情怀,也因城市竞争压力大,而乡村基础设施逐渐改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发展新空间。下小白团队正是通过链接多方资源,成功打造“下小白咖啡屋”,带动本地产业和村民增收,助力“百千万工程”。对此,古纪莹鼓励有意返乡的青年们:家乡试错成本更低、资源对接更快,是施展才华的沃土,“小乡野亦可成就大影响”。

与“下小白咖啡屋”主理人的谈话,让实践队队员深刻体会到:乡村是青年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用专业回馈社会的课堂,调研必须“踩进地里找问题”。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化与安塘街道的合作,借鉴“猪圈咖啡”经验,激活凤梨、树仔菜、红营茶等产业,推动“土特产”变“金名片”,吸引更多青年看到乡村价值并返乡创业。

南方+记者 陈玮琪

通讯员 梁芷维 叶晓仪 刘广锋

编辑 牛攀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