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封饱含血泪的感谢信送达边检部门。一位母亲颤抖的笔触间,写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她的孩子曾被网友出国旅行邀约的甜蜜陷阱诱至境外电诈魔窟,最终在移民管理警察的全力救助下逃出生天。
这封感谢信背后,是暑期以来全国多地接连曝光的未成年人被骗境外案件,每一桩都令人揪心。
图源:豆包AI。
图源:豆包AI。
湖北黄冈警方7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称,三名高中生于6月25日结伴抵达云南西双版纳,6月27日与家人、朋友失去联系,发送位置显示在境外。警方已成立专班赶赴云南开展工作。
7月13日,贵阳市观山湖区一名14岁男孩外出前往同学家后失联。家属随即报警,并通过电话定位追踪发现,孩子曾辗转至六盘水、云南玉溪、泰国。7月22日上午,男孩母亲表示,21日晚他们与孩子视频通话,确认其已进入电诈园区工作,人身暂时安全。
四川一名14岁初中男生杨某航疑在境外遭多次转卖的消息也引发关注。7月23日,杨某航父亲杨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受到同村几名男子“诱骗”,于5月份被骗到柬埔寨金边地区。目前,当地警方立案正在全力解救。
剥开这些案件的外壳,套路总是惊人地相似。这些中学生被骗原因大多有两类,一是因朋友或网友的旅行邀约,一类是被边境地区高薪的暑期工作诱惑。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电信诈骗特别是境外电诈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境外电诈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部分境外电诈将黑手开始伸向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以高薪暑期工或境外旅行为诱饵,吸引他们上钩。
此外,最近全国多地警方还接连发出预警: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分子正把黑手伸向中小学生!这些骗子穿上“警服”、伪造“逮捕令”,甚至通过视频连线展示“办案现场”,用恐吓和威胁让这些孩子乖乖转账。
这些事件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往往难以识别诈骗分子的套路。在对电信诈骗严厉打击的背景下,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反诈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及家长也要提高警惕,避免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南方+记者 贺达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