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30的曲江校区训练场,低姿匍匐的学员们在操场卷起烟尘,湖北孝感籍学生黄星杰的作训服已被汗水浸透。这个曾因成绩未达到征兵而要求加练的青年,如今考核已跃居班级优秀行列。“考核多一分优秀,戍边就多一分底气!”他抹去额角的泥渍,眼神灼亮如炬。
10个月前,他的父亲专程跨越千里赴校,攥着辅导员方耿文递上的政策手册反复确认细节。“进入预征预储班,对我的孩子入伍会有哪一些优势?”方耿文指着荣誉墙上的1710个名字:“您看,这些都是从我们学校入伍的学生。我们的学生进入预征预储班后,从课程安排、体能训练到日常作息这些方面,都会按军事化要求进行,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军事素养,实现从校门到营门的无缝衔接……”黄星杰的父亲听着方耿文的仔细介绍,看着学院入伍荣誉墙上的一个个名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这一幕正是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预征预储班的日常缩影。2024年9月29日,作为全省首批“兵员预征预储示范建设学校”,该校在国歌声中迎来首届预征预储班开班。韶关军分区领导李岳青将班旗授予32名身着统一作训服的学员,副校长张志为驻区部队教官颁发聘书。“矢志军营、强军报国”的誓言回荡礼堂。校党委书记方迎生部署“党委—武装部—二级学院—预征班”四级联动机制,将先进制造学院机电设备技术等专业与军事训练深度融合,架起一座贯通“专业技能”与“强军使命”的战略桥梁。
迷彩青春的蝶变图谱
迷彩青春在这里完成蝶变。清远籍学生罗开全每日加练长跑和散打,三公里成绩锁定12分20秒,超过新兵考核标准。他看着兄长发来的戎装照,从军之心更加坚定,他的目标直指火箭军技术兵种:“哥哥从军保家卫国,我要继续他的路!”湖南郴州学子刘鹏飞的转变始于2020年——他毅然放弃专科毕业求职计划,转而报名参加预征预储班,不久便凭借自身武术功底崭露头角“当兵是更崇高的出路”。
支撑学员蝶变的是一套准军事化管理体系。武装部部长杨延红将“豆腐块”的内务规范、战术基础训练植入校园生活,外聘教官以实战标准严格要求学员;辅导员方耿文的带班日志里,记录着每名学员的体能曲线与心理轨迹,为体重超标者定制夜跑计划,推动班级三公里达标率飙升;而被学员们唤作“兵妈妈”的潘建美,办公桌上摞着送往部队的1000多份学生档案。这位全省高校唯一受邀参加省军区事迹报告的专武干部,曾为留校过年的学员包饺子,更跨市奔波办理政审材料。“那些稚嫩却挺拔的身影,承托着我的初心”,她的守望让迷彩青春有了温度。
硬核制度锻造“零退兵”铁军
预征预储班的创新实践扎根于制度化的红色根基。学校创新设立预征预储临时党支部,选拔优秀辅导员任支部书记,将国防教育纳入主题党日必修课;推行“党员导师制”,由退伍军人党员教师担任班主任,打造“红色连队”管理模式。
协同韶关军分区调派军事教员夯实军事技能基础,联合曲江区人武部实施动态考核淘汰制,严把兵员质量关——首批学员上站体检达标率达70%,役前训练综合成绩位列区人武部考核榜首,体检合格学员100%入伍。
近五年该校累计输送1248名学生入伍(毕业生占比60%),实现“零退兵”纪录,连续四年获评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2月27日,韶关市高校征兵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学校举行,韶关市委书记、韶关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陈少荣高度赞扬和肯定学校征兵工作,要求在韶各高校要认真学习该校优秀征兵工作经验与做法。
从“松山样本”到强军通途
随着2025年招生计划扩增,该校依托“曲江—浈江—莲花”三校区联动,将预储班规模扩至百人,并为退役学员打通华为、中南钢铁等企业就业通道。
近年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逐步形成“看得见、带得动、触得深、唱得响”的国防特色育人精神,坚持把大学生国防教育和征兵入伍工作纳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三个始终贯穿”和“四个到位”,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国防教育育人新路。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预征预储班在教育管理上实行单独编班、全寄宿制和准军事化管理体系;在培养方式上,以职业院校专业学习、军事技能学习和国防教育为主,在完成规定课程基础上,同步开设思想政治、国防知识、国家安全形势、军事体能、军事技能、应急救护等特色教育课程,让预征预储班真正成为“兵员库”“潜力池”。
有着17年征兵工作经历的潘建美老师桌面上,珍藏的2024年开班合影中,学员们眼神如炬穿透光影——这背后,是党委统领的四级联动机制筑牢制度根基,是临时党支部将组织生活转化为铸魂课堂,更是“党员导师制”下退伍军人教师的言传身教。17年来,全校共有1833名入伍学子光荣入伍。近年来,3次获得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联合向松山学院发来表扬信,肯定并赞扬该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落实超1300万元退役学生奖补资金——党旗指引下,这座南粤大地上的“兵员孵化器”,正以“笃志弘毅,止于至善”的校训为注脚,让专业技能与强军梦想在新时代共振轰鸣。
撰文:曹伟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