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家长算起“经济账”,RSV单抗现“抢早”风潮

作者 严慧芳 2025-09-29 16:26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婴幼儿呼吸道感染进入高发期。除了公众熟知的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正成为威胁1岁内婴儿健康的“头号杀手”。近日,南方+记者走访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为宝宝注射RSV预防性单抗的家长明显增多,其中不乏出于经济考量而“抢早”的年轻父母。

RSV:隐匿的婴幼儿健康威胁

“RSV是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病原体,尤其对1岁以下婴儿危害最大。”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医生陈敏告诉记者。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监测报告显示,近期RSV阳性检出率呈连续上升趋势,在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排名第一。

RSV感染不仅可能引发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严重时需入住ICU,甚至可能导致长期健康问题。陈敏医生指出:“婴儿时期若发生严重RSV感染,未来哮喘风险将增加约3倍。”

年轻家长新选择:早用更划算

与传统疫苗不同,RSV预防单抗通过被动免疫方式,单次注射即可在婴儿体内形成即时保护。《我国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被动免疫预防专家共识》明确,这种长效单抗可在生命早期为婴幼儿提供及时、安全的被动免疫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单抗注射费用与婴儿体重直接相关。据陈敏医生介绍:“婴儿体重5公斤以下打一支50mg的规格,价格不到2000元,婴儿体重5公斤以上则需要打一支100mg的规格,价格3000多,两者相差1000多元。”这一差价让不少精打细算的年轻家长选择让宝宝提早接种。

"早上出门特意给宝宝换了尿布拉了粑粑,就是为了避免超重。"在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刚带宝宝注射完单抗的年轻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出生54天,体重刚好达到4.9公斤,“孩子两个月大时体重就可能超过5公斤,费用就要多出1000元,早点注射不仅省钱,还能在感染季到来前让孩子早点获得保护。”

这种“经济账”思维在年轻家长中颇具代表性。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已有200多户新生儿家庭接受了该项服务,在辖区新生儿中占比约1/6,接种量呈现增长趋势。

科学防护:流行季做好时机

专家建议,RSV单抗最佳注射对象是1岁内婴儿,特别是即将进入第一个RSV感染季的新生儿。陈敏医生表示,她在门诊遇到过最小注射RSV宝宝仅一个月大,“单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感染过RSV后,还有没有必要注射单抗?”有着一对双胞胎宝宝的姚先生有点纠结。他的宝宝在3个多月时感染RSV住院,一家人奔走在医院之间让他心有余悸。对于“感染过RSV后无需再预防”的误区,陈敏医生澄清道:“RSV感染后产生的抗体保护时间短,且病毒易变异,即使感染过,在流行季仍建议做好预防。”

在广东,RSV单抗作为药品管理,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性地将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该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科科长吴明辉介绍:“通过个性化家庭医生服务,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婴幼儿家庭提供健康教育、预约注射等全周期健康管理。”

随着秋冬季RSV高发期临近,以及国庆中秋长假来临,专家提醒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带低龄婴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做好手卫生,避免接触烟草烟雾等有害环境,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考虑免疫预防措施,为宝宝构建坚实的健康防护。

南方+记者 严慧芳

编辑 欧旭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