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落雨大》的古老旋律从童声中流淌而出,千年广府文化的基因随着歌声在新时代的阳光下重绽新芽。一首为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十周年创作的《唱着童谣向未来》,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成为岭南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2025年岭南童谣传唱活动“湾区童谣之星”第十一期,采访了《唱着童谣向未来》的词作者黄国营,听他讲述如何用一首歌挑动听众的心弦,让童谣成为文化传承的“活态密码”。
老童谣的新心跳
《唱着童谣向未来》由中山市知名音乐人黄国营作词、作曲家孔玉作曲,中山市南朗街道榄边小学合唱团演唱。歌曲以岭南经典童谣《落雨大》《月光光》为引子,通过“十年童谣排成排”的巧妙设计,既唤醒听众的集体记忆,又呼应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十年的文化积淀。
黄国营表示,创作团队确立了“传承与创新”的核心理念。歌词融入“泮塘荷香”“骑楼街巷”“醒狮锣鼓”“粤曲悠扬”等岭南文化符号,以童真视角展现地域特色。“童谣要扎根文化土壤,同时贴合当代儿童审美,让传统与现代平衡。”
孔玉则在作曲中融合广东音乐风格与现代少儿歌曲特点,使旋律既保留岭南韵味,又易于传唱。
指导老师黄凯琳在指导学生演唱中,对这首童谣有了深刻的认知:流畅的旋律线贴合儿童音域,轻快的节奏型呼应欢快情绪,同时融入广东音乐特色节奏元素,使歌曲既充满童真活力,又彰显岭南音乐韵味。
汗水让童谣发光
排练过程中,暖心细节不断。
榄边小学合唱团在指导老师黄凯琳的带领下,反复琢磨演唱情绪——前半段温柔怀旧,后半段明亮充满希望,还特意强调咬字清晰,让文化内涵准确传递。
拍MV时正值盛夏,孩子们顶着酷暑奔赴多个场景拍摄,却始终笑容灿烂,用行动诠释着对童谣的热爱。
对这一幕,黄国营深有感触,认识到童谣不只是表演,更是唤醒大家对传统童谣的记忆,亲身体验文化的魅力,也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信心:我们既能传下去,也能玩出新花样!
从童声到记忆回声
这首歌意外激活了文化传承的链式反应。
许多孩子因歌曲开头的《落雨大》,主动回家询问长辈儿时歌谣,让童谣成为连接亲子的情感纽带。
合唱团的孩子们互相请教广东话演唱技巧,不会粤语的孩子主动学习,化身“小小文化传播者”;大家还热议“好童谣不分新旧”,在传唱中加深了对岭南文化传承的理解。
歌曲推出后,已参加当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街道等部门主办的童谣传唱活动近10场次,作品在全国少工委“红领巾集结号”“央视少儿”“大湾区时报”等平台上展播,点击量逾10万。在少年儿童中反响热烈。
《唱着童谣向未来》不仅是跳跃的音符,更是一把穿越时光的钥匙,轻轻叩开孩子们的心门,让古老的童谣化作灵动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田里悄然生长,等待时间的孕育化作岭南文化的根脉与枝叶。
唱着童谣向未来
作词:黄国营
作曲:孔 玉
演唱:中山市南朗街道榄边小学合唱团
指导:黄凯琳 黎雍慧
选送地区:中山市
推荐单位:中山市文明办、中山市南朗街道榄边小学



【歌词】
(引子)
落雨大 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月光光 照地堂
十年童谣排成排
踏歌逐梦向未来
(唱词)
听那欢快的童谣
回响梦幻天籁
金色的童年
又增添新的色彩
看那梦想的舞台
荡漾激情澎湃
绽放的笑脸
像花朵一样尽情盛开
泮塘的荷香 缕缕绕心怀
骑楼的街巷 伴我笑颜开
醒狮的锣鼓 敲响我信念
粤曲的悠扬 萦绕在我脑海
唱着童谣向未来
脚步多么轻快
今天的欢乐 明天的期待
希望在歌声里彩排
唱着童谣向未来
描绘壮美时代
每一个音符 希望的姿态
伴我拥抱星辰大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