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炒菜放多少油才健康?这份科学用油指南请收好!

广东卫生信息 2025-10-09 12:41

近日,浙江温州的洪女士回家吃了半个月妈妈做的菜,体重竟增加了十斤。

原因令人咋舌:她无意间发现妈妈烹饪时,一道菜就要用掉半桶油。

洪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既好笑又无奈地说:"妈妈做的菜很好吃,但发现她的用油量后,我恍然大悟为什么体重增长这么快。"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日人均烹调油摄入量达到43.2克,明显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25-30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多一点点”,长期累积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一日三餐该放多少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若是肥胖人群,植物油摄入量应不超过25g,甚至不超过20g。各年龄段儿童烹调油摄入量也应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7~12月龄、13~24月龄、2~3岁、4~10岁和11~17岁儿童推荐摄入量依次为:0~10g、5~15g、10~20g、20~25g和25~30g。

油量超标,健康隐患不容小觑

长期过量摄入油脂会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用油过量不仅导致体重增加,更会引发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促使动脉管腔逐渐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同时,长期高脂饮食还会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不仅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甚至可能成为诱发糖尿病的“推手”。而1克脂肪提供9千卡能量,远高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4千卡,热量过剩直接导致肥胖。

科学用油,掌握三招轻松控油

01

控制用量: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

健康成人每日用油量建议控制在25-30克,慢性病患者最好控制在20-25克。

家庭用油可以按人数计算总量:三口之家每日用油不超过75克,四口之家不超过100克。将每日用量倒入控油壶,严格执行定量取用,就能有效避免油量超标。

02

多样化用油:没有一种油是完美的

正如膳食要讲究多样化,用油也应遵循这个原则。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各具特色,经常更换种类才能实现营养互补。

建议家中常备2-3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油,根据烹饪方式和菜品特点灵活选用。

03

控温烹饪:避免油锅冒烟

避免爆炒、煎炸等高温烹饪方式是关键。爆炒时锅温往往达到180-240摄氏度,而普通植物油的烟点多低于240摄氏度,过高的温度不仅破坏油脂营养,还会产生有害物质。

烹饪时应该热锅凉油,即先烧热锅具再放油,不要等到油冒烟才下食材。油锅冒烟说明温度已经超过200摄氏度,此时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健康烹饪,减油不减味的技巧

减少用油量并不意味着牺牲美味。以下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助你在控油的同时享受美食:

多采用蒸、煮、焯、凉拌等烹饪方式,少用煎炸。蒸煮不仅能减少用油,还能软化膳食纤维,改善口感,特别是蒸制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营养。

善用现代厨具,如不粘锅、空气炸锅等,这些工具能显著减少烹调油用量。

同时要警惕“隐形油”食物,包括各种加工食品(薯片、蛋糕、饼干)、高脂肉类(肥肉、动物内脏)以及重口味外卖。

选对油、用对量、多样化——掌握这三大要点,就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守护家人健康。

不妨今天就开始行动,检查一下家中的油壶,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控油!

编辑:程焕映 温嘉林

责编:韩晓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