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经观|从“海外购”到“深圳购”,深圳市内免税店来了!

作者 徐烜和 2025-08-27 11:51

深圳人期待已久的市内免税店,终于来了!

8月23日,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试营业期间迎来首单成交——一名顾客在免税酒水区完成购物结算,并将在下周一从深圳机场启程前往迪拜。3天后的8月26日,深圳市内免税店正式开门迎客

近年来,全国各地免税店建设不断发力,免税品消费也正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一块新蛋糕。对标上海、成都、海南等地,深圳建设“免税消费中心”有何优势?未来,市内免税店的落地又将为深圳消费市场带来哪些想象空间?

市内免税店,有何不同?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免税店通常建在既在机场离境区、口岸等区域,为何还要在城市的黄金地段再盖一座免税店?

事实上,市内免税店也是一种常见的免税店形态。当下,我国免税店分为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三种。前两者需要消费者有离境、离岛(海南岛)行为发生,并只能在指定区域(机场离、入境免税店、海南岛内免税店)进行购买。

而深圳此次开业的市内免税店,就属于口岸免税店在城市区域的延伸。

与口岸免税店相比,市内免税店最大的优势便是灵活。

深圳市内免税店相关负责人介绍,消费者可在离境前60天内提前选购商品,采取“市内选购、机场或邮轮母港提货”模式,购物时间更充裕、流程更便捷。而在价格方面,免税商品优惠幅度可达11%至25%,较传统离境退税约8%至9%的返还比例更具吸引力

宏观层面也在鼓励各大城市积极建设市内免税店。去年8月,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提出在现有市内免税店的基础上,在广州、成都、深圳、天津、武汉、西安、长沙和福州等8个城市各新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

可以预料的是,在线下消费受电商冲击的当下,市内免税店将成为当下线下消费的新业态,成为各地竞逐消费的新赛道

深圳,有何优势?

免税虽然“香”,但门槛也不低。

尽管有宏观政策的支持,但放眼全国,坐拥市内免税店的城市仍然屈指可数。

为何很多城市“带不动”市内免税店?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朱建辉就曾表示,市内免税店服务本地消费者的水平比较有限,境外游客才是主力客群。

而这一关键门槛,也恰好了深圳相较于其他城市,建设市内免税的一大优势。

众所周知,深圳紧邻香港,也是全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今年上半年,经深圳各口岸出入境人员达1.3亿人次,同比增长16.2%,其中出入境外籍人员达343.2万人次,同比增长39.2%。

海量的出入境人员,无疑将成为深圳市内免税店消费的关键主力。

除了庞大的过境客流,深圳过硬的经济实力为免税店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2024年,深圳GDP高达3.68万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

这些数字背后,更是深圳对高品质、国际化商品的旺盛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本土拥有一家免税经营牌照企业,也是许多城市不具备的优势。这也意味着深圳在发展免税消费上,将拥有更多主动权。

免税,下一个风口?

一座小小的市内免税店,更承载着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一步。

然而,即便放眼全国来看,深圳的消费市场表现实则并不突出:2024年,尽管深圳已经跻身消费万亿城市,但其社销零总额不仅位居四大一线城市末位,还低于成都等传统二线城市。

事实上,深圳并不是没有消费力,而是一部分流进了跨境电商的口袋里,流进了境外免税店的口袋里。深圳紧邻“购物天堂”香港和“千年商都”广州,同时,深圳本地跨境电商产业发达,这些都导致了部分本地消费份额的外流。

而这座刚刚开业的免税店,或将部分弥补该短板。可以期待的是,深圳市内免税店的开业不仅将帮助深圳补齐本地消费不足的短板,刺激内需,更有助于深圳提升对于周边地区的消费吸引力,从国内免税消费的大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

从更长远来看,除了直接带动消费,免税店的建设还可以带动城市旅游、物流快递、航空业、交通运输、包装等多行业联动发展。“免税店最大的好处,便是它所带有的蝴蝶效应。”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曾表示。

具体而言,免税店的到来,有望为深圳的航空货运、客运、住宿、餐饮、快递等行业带来直接利好,基本上可以形成1:5的创富效应。“也就是免税店每卖出一万元商品,可以形成五万元以上综合收入的联动效益。”

从目前国家已发布的各项政策中也不难看出,中央已把刺激内需,扩大消费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着力点,而免税消费则成为了其中的重要抓手。于各城市而言,谁能率先激活消费市场,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而对于已经抓住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浪潮的深圳而言,免税经济无疑是深圳正在奋力抢抓的“新风口”。通过深挖免税消费潜力,以免税业务进一步带动消费,有望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圳的经济结构也有望进一步优化

南方+记者 徐烜和

编辑 王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