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广医二院佟志勇“脑血管序贯双搭桥技术”入选“名医绝技”名录

广医二院 2025-08-18 19:41

8月17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医学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弘扬崇高职业精神,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庆祝属于全体医师的节日。会上公布了第二批10项“名医绝技”名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广医二院)神经外科佟志勇教授“脑血管序贯双搭桥技术治疗烟雾病”榜上有名。

脑血管序贯双搭桥技术治疗烟雾病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佟志勇教授致力于脑脊髓血管病显微外科技术迭代升级和普及推广。在本次“名医绝技”推荐活动中佟志勇教授被记入名录的“绝技”是脑血管序贯双搭桥技术治疗烟雾病。

烟雾病是什么?

烟雾病是一种脑血管疾病,最早发现于日本。因其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影像中呈现出类似“喷出的烟雾”的形态,而在日语中“烟雾”发音为 “moyamoya”,故该病被命名为 “moyamoya disease”。目前,烟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不过研究推测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且在我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常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癫痫及脑出血等症状。因此,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说话含糊、反复晕厥、肢体频繁无力等情况,需高度警惕烟雾病的可能。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对于预防卒中及严重并发症意义重大,且患者治疗后仍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复发。

现阶段,人们对烟雾病的认知仍存在局限,普遍认为它是一类病因与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的罕见脑血管病,年发病率为0.35-0.94/10万人。以人口达12780万的广东省为例,每年烟雾病的发病患者约有500-1000人。该病的发病年龄呈现显著的双高峰特征,5-10岁与30-40岁为高发年龄段。患者颅内的颈内动脉会出现进行性狭窄,颅底则会代偿性增生出脆弱的 “烟雾状” 异常血管网,这类血管网存在结构缺陷。其中,儿童患者因代偿不足,容易发生脑缺血;成年患者则因血管破裂或动脉瘤,更易出现脑出血,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期。

烟雾病的治疗方式

烟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脑血管搭桥手术是治疗烟雾病的主要方法。烟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六期,对于一期和二期的烟雾病患者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三期以上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脑血管重建技术自1967年诞生以来经历多次迭代发展。

当下的第三代脑血管重建技术专注于简化血管吻合过程,提升手术的长期效果和稳定性。通过多样的手术类型和灵活的术式组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定制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手术的目的在于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佟志勇教授在手术中

近几年来,广医二院神经外科姬云翔教授团队采用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治疗烟雾病做了大量工作,有很多成功案例,在烟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4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引进了国内外知名的脑脊髓血管病显微外科专家佟志勇教授担任科室副主任。佟志勇教授深耕脑脊髓血管性疾病诊疗27年,不仅致力于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还积极投身于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在“脑血管序贯双搭桥”技术方面,凭借其出众的专业技能与深厚的学术造诣,已跻身国际领先地位,为患者带来了康复的曙光与希望。佟志勇教授于2019年实施了世界首例STA颞浅动脉-MCA大脑中动脉-STA颞浅动脉-ACA大脑前动脉序贯双吻合术,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脑血管重建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中国医学界在这一领域的持续创新和探索精神。

相关报道

华南首例!显微序贯搭桥术为9岁烟雾病女童重建大脑血管新通路

科普 | 那个“头破血流的年轻人”走了,他患的“烟雾病”到底是什么?

打破学科界限!广医二院“脑心同治”一站式治疗为患者解决致命血管问题

医生介绍

佟志勇

神经外科副主任

博士研究生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7年,专注于脑脊髓血管病显微外科技术迭代升级和普及推广,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开展相关世界首例手术5项,年手术量居全国前五。擅长复杂脑动脉瘤、颈动脉狭窄、椎动脉闭塞、烟雾病、脑动静脉畸形、硬膜动静脉瘘、椎管内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疾病的显微外科微创治疗。

社会任职:现任国家卫健委缺血性卒中外科副主委、中国颈动脉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委员、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脑血管学组(AANS/CNS cerebrovascular section)委员。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点击快速挂号

来源 | 融媒体中心

编辑 | 广医二院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