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有道|客流比增45%,中山顶流商圈靠三招涨人气

作者 林雨萱 2025-08-26 17:05

近日,南方+记者走访中山各大商圈了解到,过去一年,中山部分顶流商圈人气火爆,开业三年的中山石岐万象汇与去年开业的富逸城TopPark,客流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以来,石岐万象汇客流同比增长45%;2024年单日最高客流达15.8万人次,全年突破1700万人次。

中山山姆会员商店即将开业,中山商业体系加速焕新,商业发展进入新一轮活跃期。顶流商圈人气爆棚背后,有三个动作值得关注。

筛掉“虚高客流”,力求人气变现

“靠新鲜感拉流走不远,得看数据说话。”金鹰(亚洲)集团市场营销部负责人表示,核心逻辑就是用数据把“客流虚高”筛掉,留下能变现的“真人气”。判断客流“质与量”,需看规模是否稳增、结构是否健康。

数据显示,今年石岐万象汇客流同比增长45%,2024年单日最高15.8万人次、全年突破1700万人次;富逸城TopPark在工作日客流达到3万—4万人次,周末可达5万—6万人次。

中山市富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商业中心总经理冯嘉元表示,开业一年以来,商户销售额持续上升,客流增长与消费转化形成正向联动,而非单纯“逛而不买”的无效流量。

消费结构均衡更关键。石岐万象汇细分数据较为清晰。

餐饮中,酒楼、烤肉等品类周末占比30%,成“家庭聚餐+朋友社交”核心场景;夜间7-10点消费额占比32%,同比升15%,夜间经济成增长极;亲子消费上,L2层万象亲子乐园年接待约5万人次,精准抓家庭客群;3C电子、黄金近期消费火爆,填补高端零售空白。

石岐万象汇。 受访者供图

石岐万象汇。 受访者供图

富逸城TopPark也展现出清晰策略:靠“城市快闪萌宠空间”吸引亲子家庭,联合中山模型交流会举办“中山模魂王评选赛”,围绕中高端社区客群兴趣,以主题活动拉动体验消费,实现“客流→兴趣→消费”闭环。

这种“以客群定品类、以数据优资源”的逻辑,让二者跳出“盲目堆品类”误区,形成了精准转化路径。

富逸城。 受访者供图

富逸城。 受访者供图

首店+场景创新,破同质化困局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中山新增近20个商业体,“无特色难生存”已成为业内共识。万象汇和富逸城的应对,是以首店经济破局、业态创新筑墙,避免同质化陷阱,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动态竞争力。

“其他商场也在卷首店,我们得不停迭代。”金鹰(亚洲)集团市场营销部负责人说,动态更新首店矩阵,是为了持续强化“中山商业潮流地”定位。

石岐万象汇的首店逻辑是“数量+质量+生态”。12万平方米空间引入240余品牌,含104家首进中山品牌、100家高标店,吸引了盒马、嗨贝天地和超43%首进餐饮品牌的微风广场。这些首店构建起“日常消费+亲子体验+社交餐饮”生态链,可覆盖“一日生活圈”需求。

石岐万象汇的微风广场上,时常有不同的活动主题装置,吸引消费者打卡。 受访者供图

石岐万象汇的微风广场上,时常有不同的活动主题装置,吸引消费者打卡。 受访者供图

金鹰(亚洲)集团市场营销部负责人表示,“现在其他商场也在卷首店,我们需要不停更新迭代”,动态更新的首店矩阵,本质是持续强化“中山商业潮流地”的定位,避免因首店红利消退而失去吸引力。

富逸城TopPark的业态创新,则是“业态规划+场景落地”的双向突破。

一方面跳出传统商场“5:2:3”(零售:餐饮:娱乐)的固化比例,将体验业态占比提升至60%以上,从“卖商品”转向“卖体验”;另一方面,通过超300米锦里步行街的场景创新,以戏水锦鲤为主题联动商场主体,融入生态、艺术、自然元素,打造“开放的城市艺术商业空间”,让商业体从消费场所升级为城市公共社交空间。

优体验促留存,变“一次性客流”为常客

交通配套带来的商圈红利有多少?停车场进场数据是个“硬指标”。

据介绍,深中通道开通后,石岐万象汇所在的完美金鹰广场商圈累计接待粤B(深圳)车牌车辆超12万辆,港车进场数量提升98%。

今年以来,石岐万象汇重点拓展港澳及深圳客群服务与体验,推动交通红利转化为稳定消费力。服务上,精准对接跨境需求:设永东巴士直通车站,每日16班往返香港,月互通4000人;建“港人生活服务站”,联动周边酒店提供旅居支持;推出“跨境支付宝活动+港人礼遇”,作为“中山首家离境退税商圈”,小米、大疆等消费可享最高9%退税,解决支付、退税等痛点。

体验上,定期办活动强黏性:不定期引入IP首展(如小丸子IP展线上曝光破百万),办“金鹰果燃采摘季”“夏日摩登派对”等互动活动,以情感共鸣推动客群从单次打卡转长期复购。

从核心数据看,两大商圈的竞争力提升并非偶然,而是靠“数据优化基本盘、差异建壁垒、体验活黏性”形成系统运营能力,这也契合中山商业发展导向。

中山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山将围绕“品美食、购好物”推出多个促消费活动,还将组织2025年度省级特色步行街(商圈)评选培育。

随着中山商业版图持续扩容,各类新商业体入市在即。谁能持续领跑?值得拭目以待。

采写:南方+记者 林雨萱

通讯员 卢忆

编辑 卢子衡 钟政经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