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治草、以草护茶!潮州打造生态茶园5.7万亩

作者 陈锦煌 2025-08-10 16:33

在潮州凤凰镇的茶园里,广金钱草与茶树共生形成的绿色屏障,正成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关键——这种“以草治草”的生态种植模式,是当地进一步提升生态茶园品质的重要实践。

近年来,潮州市打造生态茶园面积达5.7万亩。结合农药规范使用宣传与监管,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等举措,为凤凰单丛茶产业的绿色转型筑牢技术根基,推动本土特色产业逐绿前行。

凤凰镇乌岽村生态茶园。 

凤凰镇乌岽村生态茶园。 

生态种植:从源头拦截农残风险

近年来,潮州市围绕质量提升和绿色发展理念,制定了《潮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规范化技术》,以规范化文件为指导,带动单丛茶特色化、优质化、生态化、品牌化、产业化建设,探索生态与产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潮州市推行的多个茶产业规范文件中,明确要求禁用滴滴涕等高毒或高残留农药,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的行动。通过在广东省内率先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茶园建设和改造,打造出一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种植产出高品质茶叶的优质茶园。

凤凰镇福北村生态茶园。 

凤凰镇福北村生态茶园。 

截至目前,潮州全市累计通过认定的潮州市生态茶园(示范园)主体159家,面积5.7万亩,入选省级生态茶园39家,其中四星级生态茶园34家,五星级生态茶园5家,共计认定面积达1万亩。

生物防治:以草治草减少农药用量

在茶园间作广金钱草等良性植物的“以草治草”模式,是生态种植更进一步的探索。广金钱草凭借自然生长特性抑制杂草滋生,不仅减少了除草剂的使用,更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从源头降低农药污染风险,同步提升茶园的生态韧性与经济效益。

去年以来,潮州市积极打造“以草养地、以草治草、以草护茶”的立体生态体系,达到减少农药化肥施用的目的。通过自然生态调节控制病虫害和草害发生,有效提升茶园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推动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潮州凤凰镇坪坑头的茶园内,在茶园间作广金钱草等良性植物的“以草治草”模式正在实践。受访者供图

潮州凤凰镇坪坑头的茶园内,在茶园间作广金钱草等良性植物的“以草治草”模式正在实践。受访者供图

今年初,通过在凤凰、浮滨等14个茶叶主产镇推广种植,全市茶园间作广金钱草面积4941亩,其中12个主体种植面积超100亩。

严格管控:检测+监督筑牢防线

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潮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建立重点农产品监测机制,设立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专项,突出重点季节和重点区域,实施中低山茶叶、茶叶专业镇和茶叶专业村全覆盖监测。同时探索推进检测体系向乡镇基层延伸,指导现有镇级农检站建设,鼓励乡镇一级开展胶体金速测。

严控农产品质量检测。 

严控农产品质量检测。 

为加强茶叶生产监管执法,保障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潮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日常监管和执法相结合,多次组织相关县区农业农村局及各镇政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检查发现问题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科普、检查、规范农药使用。

科普、检查、规范农药使用。

2024年来,潮州全市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225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845家。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6份,交办涉嫌无证经营农药案件3宗,涉嫌经营过期农药案件1宗,有效保障潮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长效护航:宣教并重凝聚共识

潮州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印发《茶园农药安全使用指南》,明确列出56种全面禁用农药和8种茶叶禁用农药,引导茶农转向绿色防控。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向全市茶企茶农发出倡议信——“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

2025年,潮州市农业农村局加大宣传力度,举办茶区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班,覆盖凤凰镇、登塘镇等7个主产区。培训班邀请省、市级专家授课,培训村干部、农药经营者和茶农近400人次,发放《农药安全使用手册》等资料500多份,重点普及“科学用药及生态茶园管理技术”。通过“入企入店入户宣传”,茶农安全生产意识显著提高,绿色防控措施如粘虫板、杀虫灯应用率提升。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随着生态茶园的建设、“以草治草”的推广,潮州已推动凤凰单丛茶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5个茶叶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18个茶叶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潮州市农业农村局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广生态种植规模,加强技术指导,强化品质管控,助力潮州茶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动力。

撰文:陈锦煌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