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城中村改造工作重要推进城市,惠州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统筹发挥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作用,积极探索房票安置方式。4月初,全市层面《关于房屋征收实施房票安置的意见》出炉,当月底,7个县区的实施细则悉数出炉,仲恺、大亚湾、龙门和惠阳更是发放了首批房票。
从房票实施情况来看,尽管该机制缘起于城中村改造,但惠州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将其延伸到城市征地拆迁工作的全过程,通过高额的房票奖励以及完善的房票安置配套举措,引导被征地居民选房票、用房票。
惠州首批百套房票购房签约仪式在大亚湾开发区举行。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惠州首批百套房票购房签约仪式在大亚湾开发区举行。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在实际安置过程中,各县区征拆扶持向房票倾斜势头显著。在大亚湾,每户最高不超过43.2万元的选择房票安置奖励、一次性15个月临时安置补助费,还有实际购房款(房票权益金额额度内)3%的政策性购房奖励;在仲恺,除房票安置奖励、12个月临时安置补助费和3%的政策性奖励,另外还有每平方米300元的上楼安置补贴,每平方米200元的物业费补贴;惠城区将一次性临时安置补助费奖励提高至36个月。
对比货币补偿和安置房补偿等安置方式,房票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对于城镇征拆项目的实施,由于周边房源项目充足,且房价正处在低位周期,拆迁居民选择广泛,在获得高额房票奖励的同时,能够高效置业高性价比房源改善居住环境。
当前,惠州全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城市扩容提质、产业集聚发展,征地拆迁成为提质升级发展的关键一环。随着房票机制的深入实施,城市项目建设和历史征拆遗留问题的解决都有望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与此同时,在城市扩容提质、产业项目集聚发展的同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道路交通等线性工程也积极推进。对比城镇征拆,城市远郊,尤其是部分乡村拆迁工作则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表现。
因此,在推进房票安置机制落地实施的同时,还应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规则,针对不同县区的差异情况以及不同实施项目面临的征拆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补偿和激励机制,充分保障被征地居民、村民的合法权益,让失地村民共享城市发展红利,有效推进城市各类建设项目更加高效地实施。
相关阅读:
南方+记者 张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