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非所问、漫长等待!网友:AI客服是故意来气我的吗?

深圳共青团 2025-05-09 17:48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

“转人工服务。”

“人工坐席繁忙,请稍后再拨……”

近日,多名消费者向央广网反映,与智能客服沟通答非所问,“鸡同鸭讲”;转人工需要层层点击、重重闯关;经历弯弯绕后,抵达人工客服,提示还需再排队……沟通效率降低,消费体验糟糕。智能客服本是为了解决问题,可如今常常成为问题本身。

案例一:

2024年元旦,王柔和朋友在某订票平台购买了从北京到海口的往返机票。支付成功后,页面却一直显示“待出票”。

王柔介绍,他们怕影响出行计划,给平台客服打电话确认是否购票成功,以及什么时候出票。“AI客服不停机械回复,又迟迟找不到人工客服。就这个简单问题,从上午11点多,沟通到下午4点多。”

“让人觉得气愤的是,人工客服还设置了交流时限。”王柔说,转接人工客服成功后,她要再描述一遍问题,客服人员一直没有回复。几分钟后,系统突然提示:若不再发出或收到消息,人工服务还有60秒会结束。

案例二:

不仅是王柔遇到类似情况。山东的李萌说,因为更改快递收货地址的问题,她需要找客服咨询,与她对接的始终是AI客服。因为AI客服未能解决问题,她不断要求转接人工服务。“电话转接后,我依旧是和机器人对话,人工客服完全联系不上。”

案例三:

陈宁曾遇到找不到人工客服的情况。她说,有次自己在玩手游时,队内始终听不到声音,就想咨询一下问题,但平台上是AI客服自动回复,没有人工客服的联系方式,而AI会把所有的情况列出来,却没法解决问题。

今年“五一”假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假期投诉举报系统受理情况,涉及经营者售后服务品质及消费履约等方面问题的假日消费投诉占比超五成,其中就包括平台客服不畅、人工客服电话无法接通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电商售后服务领域,“智能客服”受诟病,2024年相关投诉同比增长56.3%。

提高咨询和接诉效率是提升消费体验的重要一环。中办、国办日前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商家秉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标本兼治解决“转人工”难问题,把用心服务客户落到实处,而不是给客户添堵,更不能用所谓的“智能客服”糊弄客户。

解决“转人工”难题,当务之急是优化接入流程、提升人工客服应答率。要明确人工服务接入方式,简化接入程序,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设置“一键转人工服务”等便捷功能;要合理安排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的比例,及时响应消费者需求;还要厘清智能客服、人工客服的职责边界,让服务更有效能。

说到底,“转人工”难题是一个愿不愿意真诚服务客户的问题。客服的首要任务是解决问题。避免把智能客服当作回避客户的“挡箭牌”,快速响应客户诉求,快接、快办、办成、办好,更好满足消费者对良好体验的向往,才能让更多人敢消费、愿消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