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个半月!5月1日起,江门进入休渔期

作者 申红洲 2025-04-30 14:34

4月29日,南方+记者从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江门支队”)获悉,5月1日起,江门正式进入休渔期。今年休渔时间从5月1日12时起至8月16日12时结束,为期三个半月。

休渔海域为北纬12度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南海海域(含北部湾)。休渔范围是除钓具以外的所有作业类型,以及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

截至目前,2025年江门市参与伏季休渔渔船共有1764艘,其中,台山市1598艘,新会区144艘,恩平市22艘。全市免休渔船207艘。

休渔前,渔船已经回港。

休渔前,渔船已经回港。

29日上午,在台山市横山渔港内,南方+记者见到已有不少渔船陆续归港。港口内已被密密麻麻的桅杆填满,一艘艘渔船整齐地停靠在码头。“我们提前回来了,收拾好网具,煤气瓶搬上岸,关闭电路,这段时间就休息一下,做好维护准备工作。”接到休渔提醒后,渔民张进华早早就返回渔港停船休渔,他表示,这一季度捕捞已近尾声,早点回来休息休整,为开渔后的丰收做好准备。

渔民正在修补渔网。

渔民正在修补渔网。

“我们及早谋划休渔准备工作,通过挂横幅、发短信、派传单等多种方式发布休渔公告,同时在各个渔民微信群上进行宣传,督促其按时回港,确保宣传全覆盖。”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协调、规划,已为全部回港渔船安排好停泊位。

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工作人员正在督促渔船按时回港。

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工作人员正在督促渔船按时回港。

休渔期间,将严格落实“依港管船”“定人联船”“船位报告”“定期点船”等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辖区应休渔船和免休渔船数量。此外,逐船拉网式“过筛子”排查安全隐患,按照“一船一档”“一患一策”建立台账和问题清单,落实安全隐患闭环管理。

据悉,今年以来,全市海综队伍已开展安全检查300多次,检查渔港、停泊点400多个次,检查渔船2019艘次,排查整改隐患314项,立案44宗,罚款74.285万元;印发《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等宣传资料4550份,并为每个渔港定制安装《安全生产“五必须、五严禁”》宣传栏,努力营造渔区自觉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为做好休渔前期执法工作,3月至4月,全市海综队伍共出动执法人员610人次,执法船艇96艘次,查扣涉渔“三无”船舶33艘,清理违规网具3285米,没收电鱼工具13套,查办案件11宗。海洋执法方面,共出动执法人员835人次,执法船艇113艘次,查扣涉渔“三无”船舶44艘,清理违规网具24520米,查办案件36宗,收缴罚没款91.358万元。

江门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休渔期间,江门将开展休渔专项执法行动。强化渔港监管、渔场执法和岸线排查,加强伏季休渔期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从严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依港管船管人管安全职责,加强港内巡查,严防应休渔船出海偷捕;保持海上执法高压严打态势,重点打击涉渔船舶跨海区作业、改变作业类型、电鱼、涉渔“三无”船舶,清理取缔定置网、地拉网、“绝户网”等海上违规渔网具;充分利用无人机、岸基雷达等科技辅助手段,对沿海岸线、湾内、岙口、入海河流沿岸、村镇附近河道进行全面排查,详细掌握渔船水上停泊或岸上停放区域;深化联勤联动,加强与海警、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实现线内线外执法无缝衔接。

下一步,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将坚持“最严格的伏休制度”和“最严格的伏休管理”,坚决落实船籍港休渔规定,确保应休渔船“船进港、人上岸、网封存”,做到应休尽休,坚决打击各类涉渔船舶违法偷捕行为,使江门市海洋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全力助推江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申红洲

编辑 李衡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