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争办“香山书房”忽然成了香饽饽。
“喂,我们是市博爱医院,想申请开办香山书房!”
“康方湾区科技园也希望参与建设运营一家香山书房!”
一上班,中山纪念图书馆副馆长赵嘉俊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来自全市不同机构单位的“申办香山书房”的消息接踵而至。而他不仅忙碌于评估“香山书房”的建设和运营,更得时不时盯着手机里全市百家书房的监控录像,解决着一些书房的日常琐事。
跟着他的步伐,走进中山纪念图书馆,一个独属于香山书房的“中控系统”映入眼帘——在这里,每45秒大屏会滚动播放百家书房开放状况。过去四年,这里负责着全市一百多家香山书房的管理、监控、书籍流转、设备调度。
在退出机制的运作下,中山已有40%的香山书房探索出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建共营的模式。“相比前两年,我们现在思考的是如何建好、管好香山书房。如今,我们更要考虑的是怎么控量保质,在保持良好口碑的前提下,更让香山书房活下去、活得好!这样才能长久地惠及更多人。”赵嘉俊说。
“运营者”竞争上岗
市场化占比逐步提升
每逢早上8点,在中山三路上,总是传来阵阵咖啡浓香。
在“闹中取静”的城建集团香山书房,周边的白领顺路买走一杯咖啡,不少送学的家长亦选择来此捧书静憩。彼时,城建集团香山书房主理人黄钰琦,一边忙碌筹备周末公益活动,一边讲起自己开办香山书房始末。
华侨公园香山书房。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华侨公园香山书房。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办香山书房,是要竞聘上岗的!”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山石岐人,黄钰琦最早接触香山书房时,只是一位读者。得知香山书房也能共建共营,一颗种子悄然地埋入她的心里。
从国企退休后,黄钰琦马不停蹄地跑到了咖啡店打工。在她眼里,50多岁,孩子毕业了,家庭负担小了,恰恰是“闯”的年纪。“香山书房是公益性的书房,要长久运营,必须有配套反哺书房的业务,售卖咖啡和茶饮,既能服务读者,不影响阅读,也能维持收支平衡,所以我先学做咖啡。”黄钰琦说。
当摸清咖啡馆运营供应链,学得一身本领后,她便报名参加西苑社区香山书房运营者的公开竞聘。
站在台上,50多岁的黄钰琦做起ppt路演,从经营理念讲解到煮咖啡比拼,与“00后”小伙子同台竞技。“那次竞聘,我失败了,输给了一个年轻小伙。但也让我见识了不同的经营模式,积累了经验!”
虽然竞聘西苑社区香山书房落选,但是她的运营方案,却被正在寻找香山书房运营者的城建集团一举相中——作为首批香山书房参与者之一,城建集团一直在物色合适的运营者。
双方一拍即合。由市图书馆提供运营指导、图书设备,城建集团提供物业空间,黄钰琦负责日常运营。三方默契“搭档”,办起了这家香山书房。
黄钰琦却发现,要办好一家香山书房,是一道挺难的考题,“既要保障香山书房的服务‘不变味’,又要考虑收支平衡‘活下去’,更要考虑策划公益类的热门活动,活跃人流,扩大知名度。”
黄钰琦的经历不是个案。
“争办香山书房”在中山逐渐成为常态。去年11月,首个建在“产业园里”、市场化运营的翠亨新区康方湾区科技园香山书房对外开放;今年以来,由市镇财政资金盘活更新、村集体管理、第三方租赁运营的小榄太平村五棵榕香山书房也开门迎客……
从自营到共建,香山书房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市场化运营之路:
第一批“香山书房”由市、镇财政投入,融资新建或盘活改建,成为自营“香山书房”。2023年上半年,全市已建成上百家“香山书房”;而后两年来,在保有百家香山书房的基础上,中山更注重探索香山书房的有效运营和服务提升,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推动香山书房转型。
“目前,有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的香山书房占比四成,并且比例仍在攀升,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每家书房寻找最适合的运营管理模式。”赵嘉俊说。
探索两权分置
政府与市场搞起了“AA制”
“稻田边的书房,多幽静惬意!”5月3日,这是港澳同胞Connie数不清第几次回乡打卡这家“香山书房”了。在小琅环山脚下,桥头村的三百亩水田倒映着山色,犹如桃花源。
几年前,本土青年蓝卡娜从镇政府手里,接过了“香山书房”的项目。“探索‘香山书房’的市场化运营,三乡是走得比较早的,卡娜打造的书房是镇内最早‘火’起来的一个。”三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部主管蒋江说,最早期,这家“稻田书房”由政府自营时,人流少,公益活动也不够多。
直到蓝卡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政府与市场“AA制”,打造公益的“香山书房”。
最初,由镇村提供场地,她自行投资超20多万元,在桥头村连片的稻田边盖起了全落地玻璃的“香山书房”。盛夏,玻璃窗外满眼青翠;入秋,风吹田埂稻浪翻滚。窗外的乡村美景吸引一拨又一拨前来看书、喝咖啡、品茶、学瑜伽的消费者,看稻浪、品书香。这才让“稻田书房”成了中山有名的“网红打卡点”。
“别看这家香山书房‘火’起来了,运营并非易事。”蒋江以“稻田书房”为例,算了一笔账:对全年无休、开门运营的香山书房而言,电费和人工是最贵的开销。稻田书房占地约100平方米,夏季每月电费高达4000多元,囊括制作咖啡、整理书籍的人员成本、租金等,每月至少开支1.5万元。
不仅如此,还要确保书房人流,每月至少开展两场公益活动。但是,蓝卡娜有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她在装修建设香山书房之初,设计理念就别具一格,加之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以个人形象宣传扩大书房的知名度带旺人流。“兼顾着开展公益课、绘画课等,如今,稻田书房不仅实现收支平衡,更有一定的盈利,得以长远地运营。”蒋江说。
当然,探索政府与市场“AA制”,建设香山书房的模式正在被“复制”,甚至“迭代”。
“这家书房的运营模式,是由相关部门将华侨公园文华坊1栋物业租赁给我们,再由我们进行软装装修、运营管理。”华侨公园香山书房运营方、假日广场副总经理郑晓华说。而华侨公园处于市中心,不仅吸引周边群众休闲娱乐,更在节假日成为港澳及侨胞回乡citywalk的景点。今年五一期间,华侨公园香山书房单日人流已达到2000多人次,平常周末人流也能达到上千人次。郑晓华透露,自2024年运营以来,负一层轻餐饮的商业运营已经能够反哺、支撑二楼香山书房的支出,在缴付租金的同时实现收支平衡。
华侨公园香山书房。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华侨公园香山书房。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随着香山书房市场化运营的模式越来越普遍,现阶段,中山也正在草拟《中山市“香山书房”建设管理及运营服务工作指引》。
“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也在探索香山书房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改革,俗称‘两权分置’改革,是为了让社会力量能充分有效参与进来,这也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的落地实践。”赵嘉俊表示。
能进能退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作为一个有品质、口碑好的城市品牌,“香山书房”如今就像一家连锁书店。
过去,政府自营提供公共服务。如今,打开了市场化的“阀门”, “香山书房”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进一步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管理要求的制定和提升。
“能进能出”是去年以来针对“香山书房”运营,出台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对动态化的市场运营,一定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要确保香山书房服务‘不变味’,就要宁缺毋滥!”赵嘉俊认为。
2024年6月,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也实事求是地出台《中山市“香山书房”退出机制(试行)》。该文件刀刃向内,明确要求香山书房连续三个月人流量不得低于600人次,以及其他规范管理服务效能,否则将面临“退出”。
“从2022年至2023年盘活存量、推动增量的阶段,到2024年以来转向控量保质的阶段,实现香山书房‘能进能退’。”赵嘉俊说。
而事实证明,摸索“能进能退”机制,让香山书房在新陈代谢中提升综合质量、可持续发展。
步入5月,中山已酷暑难耐。走进人口流动性极大的三乡文化广场,一座全落地玻璃的香山书房映入眼帘。坐在书房内,室外绿意盎然,颇有艺术气息。“时隔几年,我们重新引入新华集团,进行二次升级,让这间‘香山书房’又活了起来。”蒋江说,二次改造不仅拓展二层活动空间,更从原本的无人自助式运营,转向第三方运营,这意味着公益活动、茶饮服务增多了。
炎炎夏季,书房还配备无线网络、空调及充电插座,全方位满足读者需求,成为读者争相“抢位”的热门书房。
“过去,由于缺乏运营的第三方,我们这间书房人流量低,一度面临被‘退出’的风险。”蒋江说,随着书房面积扩大,藏书量也提升至6200册。如今,每日人流较以前新增了30%,周末更是新增50%。
根据《2024年中山市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4年,香山书房覆盖率相比2023年提升30%以上,随着基础阅读设施布局变化,受访市民参与线下阅读比例达97.1%,还有不少提出“希望进一步提升香山书房覆盖率”,由此可见,香山书房已深入人心。
“国内有很多公共文化空间比香山书房漂亮、配套丰富,香山书房凭什么立足?我认为,管理上更加用心是重要原因。”赵嘉俊认为,“能进能退”的举措,引导各方人员用心管理,及时退出服务效能不佳的书房,让香山书房这个“城市品牌”拥有更强吸引力、更久生命力,真正做到“有口皆碑”、载誉前行。
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手记】
坚持“宁缺毋滥”,让品牌“有口皆碑”
2022年10月1日首家香山书房建成,到2023年实现香山书房全市镇街全覆盖;从高峰期建成108家香山书房,到精益求精清退效能不佳书房……中山香山书房建设一路走来,规范化、精品化、便民化的特征逐渐清晰。
而中山也舍得拿出最优越的地段建设香山书房,推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遍布城乡,让“家门口”的书房流淌于城市之间。如此便利的公共空间,随之带来中山读者、外地游客越来越高的认可度。
如今,香山书房已从探索期逐渐走向成熟期,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备受欢迎的公共文化空间。同时,香山书房下一步如何发展,仍是继续探究的课题。
当前,中山提出,香山书房建设坚持“宁缺毋滥”原则,根据人流和借阅量等综合指标执行退出机制。想方设法做好香山书房资源优化和管理的例证,中山按“木桶理论”淘汰不佳的书房,腾出资源、盘活空间,实现资源再分配,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一直以来,社会力量都是香山书房运作的重要支撑,约40%的书房都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这让整个社会更加关注阅读,对提升书房活跃度和知名度有积极作用。下一步,怎么落实好“能进能出”,让市民在政府与市场“AA制”运营下的香山书房内,享受“不变质”的公共服务,这将是实现香山书房可持续发展,保持城市品牌“有口皆碑”的关键所在。
【数读】
2022年3月,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中山市“香山书房”建设工作方案》;市文广旅局出台《中山市“香山书房”建设标准(试行)》
2023年6月,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中山市“香山书房”建设和管理导则》
2023年8月,团市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中山市“香山书房”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6月,市文广旅局出台《中山市“香山书房”退出机制(试行)》
2024年6月,中山纪念图书馆出台《中山市“香山书房”运营管理实施细则》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摄影:叶志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