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缩乡村”搬进文博会,看乡村振兴的“云浮样本”

作者 王嘉豪 2025-05-22 19:26

5月22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正式开幕。

以“看赛 吃果 叹生活”为主题,云浮将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下白村“搬”来展厅,通过岭南传统建筑、非遗技艺及特色产业展示,勾勒出一幅“蓝天白云”下的美丽乡村画卷。

非遗技艺活态呈现:刀刻中感受千年文脉

步入展厅,左侧的镬耳墙率先映入眼帘,作为岭南传统建筑的核心元素,其文化寓意吉祥‌,乡间认为镬耳墙能保佑子孙“仕途顺达、丰衣足食”,与右侧的“五谷丰登”的乡村振兴田园生活场景,以及“云浮特色”系列非遗手工竹编、剪纸艺术画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省级非遗云浮石艺(影雕)展台前,来自云城区的云浮石艺非遗项目传承人李紫君手持刻刀在黑色花岗岩划刻,刀锋起落间,一只憨态可掬的“胖虎”便跃然“石”上,毫米级的精准刀法令游客惊叹。

李紫君在展示影雕。

李紫君在展示影雕。

“影雕既有摄影的光影层次,又能体现绘画笔触技法。”李紫君介绍,这门以玉石、大理石为基材的传统技艺,通过錾刻深浅变化形呈现细腻浮雕,人物肖像、山水花鸟皆可入画。展会期间,洪拳、禾楼舞等非遗项目也将陆续展演,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云浮非遗的多元魅力。

竹编技艺。

竹编技艺。

乡村振兴场景复刻:废弃猪圈变身网红打卡地

展厅中最吸睛的,当数一座复刻的下白村“猪圈咖啡馆”。今年,一群云浮本地返乡青年组成云小城文旅团队,仅用6天将废弃猪圈改造成一座兼具传统韵味和时尚气息的乡村咖啡屋。废弃猪圈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成为传统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复刻的“猪圈咖啡馆”。

复刻的“猪圈咖啡馆”。

“把猪圈改成咖啡馆,既保留了乡村记忆,又注入了年轻人的创意,这个想法很不错,很想实地看看。”深圳游客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不少观展者的心声。

展厅一角的信用自助销售点,同样源自于下白村的乡村诚信文化实践,在下白村,村民将富余的农产品、蔬果摆到无人看管的诚信自助销售点,交易全凭诚信自觉。这一模式也被复刻进展厅,游客只需扫码便可带走心仪的文创产品。展会首日,该销售点已完成5单交易,“诚信”二字在现代商业场景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特色产业矩阵亮相: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结硕果

依托当地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云浮带来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企业和产品,云安茶洞迳心茶的清洌、罗定木雕的精巧、郁南黄皮汁的酸甜……多维度呈现了云浮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新成效。据介绍,云浮正深入挖掘各县(市、区)文化禀赋,通过“非遗+旅游”“乡村+文创”等模式,推动传统乡村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黄皮加工产品。

黄皮加工产品。

这次文博会,云浮展厅以“微缩乡村”的形式,聚焦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锚定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的目标定位,展现出一幅传统和现代交织、文化与产业共振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蚕丝团扇。

蚕丝团扇。

南方+记者 王嘉豪

通讯员 陈绍劲

编辑 羊建溶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