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港伯,全民全运飙热力| 十五运会名场面⑦

作者 赵媛媛;许仪;梁时禹 2025-11-22 00:12

十五运会群众乒乓球赛场上,81岁的香港选手张耀钊备受媒体关注。从66岁握拍学乒乓球、和街坊球友对战,到用15年时间站上全运会赛场,网友们对他的经历评价道:“80岁正是闯的年纪。”

香港选手张耀钊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乒乓球比赛中。组委会供图

香港选手张耀钊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乒乓球比赛中。组委会供图

今年年初,张耀钊收到中国香港乒乓总会的全运会选拔通知,81岁的他成为香港队70岁以上组别唯一参赛选手,也是本届全运会年龄最大的参赛者。

赛前为参加中国香港乒乓总会组织的训练,张耀钊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往返深圳香港,5小时通勤从未缺席,最终成功获得参赛席位。

尽管他最终没有站上领奖台,但张耀钊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体育无关年龄,“全民全运”的真谛是热爱与赤诚。

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共有1.1万名”民间高手“参加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决赛。

在这片赛场上,还有无数个“张耀钊”——他们是爷爷、是妈妈、是教师、是牧民……他们从平凡生活中走来,却用一份纯粹的热爱,在赛场上点亮了不平凡的人生高光。

全民全运,无关年龄和职业

与张耀钊类似,60岁的河南选手范良军也是赛场上的“高龄选手”。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男团决赛现场,他顶着1比2落后的绝境登场,在60岁生日当天的赛点上连扳两局,拿下关键一分,最终帮助河南队首夺男团冠军。

两肘凸起的“网球肘”,见证了范良军40年球龄的伤痛,每次上场前,他都需用按摩仪缓解15分钟才能握拍。

同一片赛场,77岁的沃霞芬第三次踏上全运群众乒乓球赛场。作为此次赛事年龄最大的女运动员,她代表上海队出战,最终获得第四名,距离她的第三块全运会奖牌,只差一点点。“教练宽慰我说已经尽力了,我确实也尽力了。很多人说,77岁还能站在这个赛场上打球,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在沃霞芬看来,年龄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她的障碍。铜牌、金牌、第四名……她用球拍一拍拍对抗衰老,诠释全运的真谛。

在清远举行的十五运会群众赛事中国式摔跤项目决赛现场,代表河北队出战的牧民布仁吉日嘎拉勇夺男子65公斤级冠军。“父母和媳妇在家打理牛、羊、马,我来参加十五运会,还拿了冠军!”那双平日里紧握马鞭、驯服烈风的手,此刻在全运赛场上紧握成拳,为自己、也为养育他的草原,写下了一段崭新的传奇。

这些无数生动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体育从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生命的本能,是平凡日子里的英雄梦想。当银发与汗水辉映,牧民登上领奖台,“全民全运”成为了一个个具体而热烈的人生瞬间。

妈妈球员,改写“中年剧本”

十五运会群众赛事中,除了热爱与赤诚,还书写着关于回归与重逢的热血故事。

十五运会群众比赛女子足球七人制老将组赛场上,53岁的中国女足前队员范运杰带领河南队夺得冠军。32年前,20岁出头的她曾随河南女足夺得第七届全运会冠军,从全运赛场开启了她精彩的职业生涯,“32年后,我们又回来了!”

这枚沉甸甸的奖牌成为一代人热血重燃的见证,那份职业球员的坚韧从未褪色。

绿茵场的另一端,一群平均45岁的“妈妈球员”在奔跑。她们来自广东,曾是专业女足运动员,退役后回归平凡生活,如今是职员、店主、母亲。人到中年,她们因十五运会群众赛五人制女足老将组的“召唤”而重聚。

备战期间,她们每周驱车百里训练,在伤病与家庭责任的夹缝中,改写“中年剧本”;比赛场上,她们奋力拼搏,每一次冲刺,都在撕碎年龄的标签。哨声响起时,她们只属于自己。“最开心就是今晚有球赛!”一位队员说。足球早已融入生命。那份追求目标的执着,教会她们坦然面对生活。

从81岁香港阿伯张耀钊闪耀赛场,到“妈妈球员”在绿茵场上奔跑,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绿茵场从不问归期,哨声吹响,无论年龄与身份,每一个为梦想奔跑的身影,都是体育精神最本真的模样。

南方+记者 赵媛媛 许仪 梁时禹

编辑 钟展锋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